MCU+,彻底爆发

发布者:EEWorld资讯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来源: EEWORLD作者: 付斌关键字:MCU  模拟  传感器  AI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前两年,MCU大缺货催生了许多新生玩家。由于Pin to Pin,所以功能架构基本一致,导致MCU厂商在前两年开启了价格方面的纷争。然而,单纯的比拼价格,并不能真正取得市场优势,所以现在MCU厂商转变思路。


“MCU+”是现在厂商的主要差异化思路。顾名思义,就是在MCU的基础上,延伸AI、传感、通信、加密等其它功能,变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方案,提高产品竞争力。


有些厂商把MCU集成在片上做成SoC,也有厂商与其它产品进行配合。总之,加号后面什么都能放,这些主要看厂商如何理解。


随着MCU市场竞争愈发激烈,MCU+越来越成为市场主流。


MCU+AI


在AI大模型来临之前,行业早就有了边缘AI的概念,随着AI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将AI集成在MCU上,实现端侧单芯片方案已经成为新趋势。


不过,在低功耗MCU中增加AI/ML能力,又不会大幅度增加功耗是很大的挑战。对此,市面上有好几种解决方案,包括算法、硬件等方面。


在MCU上跑的模型和GPU并不一样,通常使用TinyML。TinyML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集,其运行功耗仅为毫瓦级。TinyML工作负载非常简单,所需内存和处理能力远低于面部识别等高级AI,在图像处理方面更多也是牺牲效果获取更低功耗。一般来说,比较小规模的算法,MCU上的DSP或者浮点运算单元 (FPU) 本身就能满足基本要求了,不过在效率上没有什么优化。


为了跑TinyML,Arm推出过专门为该任务设计的处理器内核,如Arm Cortex-M55。它采用Arm的Helium技术,使得设备能够并行执行算术运算,从而实现与 GPU 类似的操作,尽管规模较小。因此,Cortex-M55比典型内核更擅长处理AI负载。不过,这也进一步加大的功耗。


当MCU要跑更大AI算法时,很多厂商就开始在硬件上加入NPU,进一步提升AI/ML的性能,比如说Arm推出的Ethos-U microNPU,这种专用神经处理单元大大提高了Cortex-M 内核的性能,可用作嵌入式物联网设备的AI/ML加速器,AI/ML 计算可以直接在这个新的 microNPU架构上运行,效率远远高于Cortex-M的MCU。


厂商方面,具备AI功能的MCU产品也在最近两年开始爆发。


NXP较早把NPU放进MCU。其在2022年推出的MCX N微控制器产品,融合了LPC和Kinetis传统优势的通用MCU平台,在通用MCU中增加了一个NXP自研硬件NPU,以专门加速边缘通用的AI运算。NPU作为CPU的AI运算协处理器,其内部拥有专门的计算通道。


ST也瞄上NPU。同样在2022年推出首款集成自研硬件NPU神经网络硬件处理单元的通用微控制器STM32N6,算力可达0.6TOPS。此外,它集成了新IP和视频外设,如MIPI CSI摄像机、机器视觉图像信号处理器(ISP)、H.264视频编码器和支持时间敏感网络(TSN)端点的千兆以太网控制器


英飞凌最近推出的产品,不仅支持Arm Helium DSP指令集,也拥有Arm Ethos-U55 NPU。新推出的PSoC Edge MCU产品里率先进入市场的是E81、E83 和 E84三大系列,除了Helium和NPU的加持,搭配英飞凌超低功耗NNLite(一种用于加速神经网络的专有硬件加速器)能够发挥出更好的AI性能。


瑞萨主要通过采用超强内核的方式,达到大力出奇迹的效果。其全新RA8系列MCU采用基于Arm v8.1M架构的Arm Cortex-M85内核和7级超标量流水线,可提供计算密集型神经网络处理或信号处理任务所需的额外加速。Cortex-M85是性能最高的Cortex-M内核,配备Helium,即Arm v8.1M架构中引入的Arm M -Profile矢量扩展(MVE)。


ADI早在2020年关注边缘AI。与其它厂商不同,ADI直接在MCU中放了一个CNN加速器,比如其在2023年推出的超低功耗AI MCU MAX78000,其内置硬件CNN、双微核、存储器、SIMO和多通信接口,集成的基于硬件的卷积神经网络 (CNN) 加速器可以执行 AI 推理(使用预训练的模型)在非常低的能量水平。


MCU+模拟


在MCU中集成模拟信号链能力,虽说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也早。早在十年前,电机领域的MCU就已经开始带驱动模块,可以说集成驱动是MCU领域的最早创新。对MCU来说,强大的模拟性能,也是衡量产品好坏的要点之一。


现在,厂商将越来越多的模拟能力集成在MCU内,还有厂商开始布局全集成的方案,也就是集成更多硬件和算法,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TI一直比较奉行“MCU+模拟”“MCU+传感器”的原则,十多年前就推出24位ADC+Cortex-M0内核的PGA900,后期发布的新发布的M0+ MCU MSPM0,也拥有满满的TI特色的模拟外设,包括1.45M的12位ADC、两个零漂移、零交越失真的运放。


ST在工业电机控制市场超过20年,其STM32C0系列可平替8位/16位MCU,新上市的STM32C071还将引脚拓展至64pin;入门级STM32G0系列内置12位ADC、DAC和比较器以及内置精确的内部时钟;主流STM32G4系列内置高达5个12位ADC、7个12位DAC、7个高速比较器和6个可编程运算放大器,集成了用于三相逆变器和全桥转换器驱动器的先进电机控制定时器;兼具高性能和安全性的STM32H5系列从最基本的安全构建模块到ST维护的安全认证服务,提供可扩展的安全性,满足所有应用需求;面向高端应用的STM32H7系列获得了基于Cortex-M的微控制器行业迄今最高的基准测试分数,高达3224 CoreMark。


NXP新一代电控专用MCU S32K396打造了新一代电机控制器方案,方案核心器件(如SBC, Driver)为业内比较前沿的芯片。


瑞萨去年11月推出的面向高端工业传感器系统推出一款全新RX产品——RX23E-B,该新型MCU集成24位Delta-Sigma A/D转换器,转换速度高达125 kSPS(125,000采样/秒),比现有RX23E-A产品快8倍。这一产品还将AFE和MCU集成在单个芯片,从而缩小了系统的整体尺寸,减少元件数量。


国内厂商对于MCU+模拟有着自己的理解。


芯海科技凭借“模拟信号链+MCU”双平台领域20余年的技术积累,专注于ADAS自动驾驶域、底盘域和座舱域等核心领域。比如说,CS32F036Q则是一款面向车身控制应用、通过AEC-Q100认证的车规MCU,它还提供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包括MCU、模数转换器(ADC)和模拟前端(AFE)等。


元能芯则主要做MCU+Driver+MOSFET集成化设计,主打智能功率系统。比如说,其全集成明星产品MYi0002V0405,该产品集MCU、Driver、MOSFET于一体,集成式设计能将整个板子面积至少缩小50%以上,完美解决体积、贴片、散热等痛点,可广泛应用于风机、小水泵,甚至是汽车热管理系统中。这家公司也曾表示,现在MCU市场太卷了,所以不将自己定位为MCU公司,甚至可以大胆说元能芯方案中的MCU是不需要客户另外花钱买的,只要客户应用MetaOne平台开发智能功率系统,在整个方案中,MCU可以是送的,平台还附赠好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MCU+感测


如果说MCU是电子产品的大脑,那么传感器就是电子产品的五官。二者密不可分,厂商越来越强调二者的融合。


当然,此处的传感器,并不是大多MCU内部都集成的温度传感器(检测MCU自身芯片温度和健康),而是专门为特定应用集成的传感器。


大约从2014年前后开始,“MCU+传感器”的结合成为一种主流方案。不过,大多数厂商给出的方案都是MCU和传感器的分离方案,因为这种方式更有弹性,加上如果使用MEMS传感器,MCU+MEMS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


还没成为主流,不代表没人做,现在就有厂商开始采用“MCU+传感器”的SoC以及SIP形式,推出产品。


曦华科技的MCU+,就是MCU+电容传感器的形式,在MCU内部集成相应的资源,比如触控、车灯、电机、无线充电等特定应用。曦华的CVM012x系列集成19ch通道的自电容检测,为了提升电容检测的精确度,两个型号的TMCU都配备有12位ADC,采样速率为2.0Msps。CVM012x系列车规MCU采用曦华科技独创专利电容检测技术,具备极高的电容检测精度,自互一体电容检测技术,最高支持4nF负载电容、30ch自容通道以及15 x 15ch互容通道,支持Active Shielding技术以更好地支持触摸防水性能,远超常规产品量程水平等综合指标。


泰矽微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MCU+芯片的国产厂商,其推出的TCAE系列主要应用场景是TWS耳机的人机交互,单芯片可实现压力传感的检测和识别算法、电容滑条按键、耳机入耳佩戴识别以及电容按键的各种触摸组合。TCAE系列包括TCAE31和TCAE21两大分支产品,TCAE31“三合一”可同时实现2通道压感,4通道入耳检测和3通道滑条按键功能;TCAE21“二合一”可同时实现2通道压感和4通道入耳检测功能。根据其战略规划,后续还将在电源管理、电池管理、射频、触控等技术方向推出更多系列化“MCU+”芯片,覆盖消费,工控及汽车等各个应用领域。


逐渐变成SoC的MCU


现在的MCU,功能越加越多,变得和SoC越来越像了,不过毕竟还保持着低功耗的特性,叫MCU也未尝不可。


总之,MCU市场那么卷,想要从市场上脱颖而出,就要多一些差异化功能,提供更为完整的一体化方案。这样,既能加速产品上市速度,又能与MCU更好地同频共振。

关键字:MCU  模拟  传感器  AI 引用地址:MCU+,彻底爆发

上一篇:Edge Impulse 将 Microchip 的 SAMA7G54 微处理器集成到其平台中
下一篇:Microchip 将其最新 dsPIC 升级至 200 MHz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8 11:09

新型传感器技术降低动力电池重量及成本
德国工程师开发了新的传感器技术,可以降低电动车(EV)和其他类型的锂离子电池的重量和成本。 菲利普·多斯特是波鸿鲁尔大学的电力系统技术和电力机电一体化研究团队的一员,该团队开发了一个新的概念,用于监测电池的电流和电压,可以减少电池的技术负担,以及添加新的功能。 通常,EV电池由可包含多达12个电池的单个电池组成,每个电池由其自身的电压传感器监控。传感器对于监测电池的锂电池很重要,如果它们过热或过度工作,则有可能燃烧起火。 在典型的EV电池中,有一个电流传感器和多个电压传感器来做这项工作,Dost说。 “EV电池中,传感器是一个相当大的重量和成本驱动器。” ▲电动车辆电池可能会变得更轻,更便宜,这得益于在德国波鸿鲁汶大学康斯坦丁
[汽车电子]
89C51单片机中断知识要点
(图为89C51引脚图) 1、 89C51单片机中共有5 个中断源:两个外部中断,两个定时/计数器中断(溢出),一个串行口中断。 2、 单片机中断系统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中断:一种称为非屏蔽中断,用户不能用软件方法加以禁止;另一种称为屏蔽中断,本文描述的都是这种类型。 二、控制字 1、 外部中断。单片机的12、13(P3.2、P3.3)脚引入,名称为INT0、INT1。以上的TCON寄存器用于控制外部中断。 IT0:INT0的触发方式。0表示低电平触发;1表示负跳变触发。 IE0:有外部中断进入时,该位置1。CPU响应后自动清0。 2、 内部中断。TCON寄存器,定时器中已描述。 3、 串行口中断。 4、 中断允许寄存器
[单片机]
89C51<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中断知识要点
MSC1210在微位移传感器系统的应用
摘要:将中科院合肥智能所机器人传感器实验室的多维力传感器技术与TI公司新推出的MSC1210单片机相结合,可实现机器人对微小位移的高分辨率检测。文章首先简要介绍微位移传感器结构特点,然后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较为详细地说明MSC1210的多路输入复用器、PGA、滤波器等新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微位移检测的硬件平台。同时,为传感系统设计智能人机交互接口,帮助用户根据实际需要方便选择诸如采样率、滤波器型号等相关参数,以求达到满意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多维力传感器 MSC1210 微位移检测 引 言   微操作已在许多应用领域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纳微米级的定位系统中,要求传感器能检测出微小的力和位移的信息 。目前用于微位移检测的原理较多,
[应用]
积高电子CMOS图像传感器封装车间进入试生产
据无锡日报报道,近日,在积高电子(无锡)公司最新建成的厂房里,全球顶级的CMOS图像传感器封装车间投入试生产。 此外,积高电子董事长王国建表示,积高电子审时度势,自主投资1.5亿元建新厂房,其中10级无尘室属于顶级CMOS图像传感器的封装环境,且同时具备CMOS图像传感器的晶圆测试、芯片封装和成品测试功能(如图)。工厂原计划今年底投产,但下游厂商亟需积高电子迅速达产。区和街道两级政府得知后,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将“无难事、悉心办”营商政策落在每个细微之处,以最短的时间完成相关手续办理及配套设施建设,工厂提前半年投产,为最终用户提供高端CMOS图像传感器。 据了解,2019年2月19日,积高电子图像传感器研发生产项目参与2019年
[手机便携]
积高电子CMOS图像<font color='red'>传感器</font>封装车间进入试生产
安森美半导体将在Vision China 2021展示创新工业智能成像技术
推动高能效创新的安森美半导体 (ON Semiconductor,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号:ON),将于3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的Vision China展 W1馆1416展位展示在工业智能成像的多个创新技术和方案,包括实现超低功耗事件触发成像的RSL10智能拍摄相机平台,支持快速灵活扩展的高速、高精密XGS系列,支持双目深度测量的全局快门传感器AR0234等。 RSL10 智能拍摄相机平台体现了物联网的下一个进化发展:超自动化。该平台采用人工智能(AI)实现事件触发成像。它汇集了安森美半导体的多项创新,包括提供超低功耗蓝牙低功耗技术的RSL10 SIP,以及ARX3A0 Mono 65° DFOV IAS模块,辅以先进的运动和环
[嵌入式]
安森美半导体将在Vision China 2021展示创新工业智能成像技术
瑞萨电子计划更领先一步,对人工智能将带来哪些影响?
人工智能毫无疑问是当下最热门的领域之一。特别是在自动驾驶、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兴应用领域,人工智能已成为其必不可少的部分。从发展方向来看,人工智能正在从云端转移到边缘端,并逐渐演变成一种趋势,即所谓的边缘AI。 人工智能产业主要由云端,边缘端和基础设施三个要素组成,通过网络进行连接,构成统一的整体。目前的发展方向是在边缘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此提升响应速度及降低功耗,也就是将算力下放至边缘,但显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边缘人工智能向前更进一步 “人们对于物联网及人工智能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场景都需要连接到云端。” 瑞萨 电子中国产业解决方案中心高级总监徐征认为:“对于应用场景而言,我们基本上可以将其
[嵌入式]
瑞萨电子计划更领先一步,对<font color='red'>人工智能</font>将带来哪些影响?
测量位置的PSoC微控制器与LVDT
将一个LVDT(线性可变差分变压器)连接到一个微控制器是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一个LVDT需要交流输入的激励和对交流输出的测量,以确定其可动核的位置(参考文献1)。多数微控制器都缺乏专用的交流信号生成与处理能力,因此需要外部电路来产生无谐波、波幅与频率稳定的正弦波信号。要将LVDT的输出信号波幅与相位转换成与微控制器内部ADC兼容的格式,一般需要添加外部电路。    与一般微控制器相比,Cypress半导体公司的PSoC微控制器含有用户可配置的逻辑和模拟电路块,简化了交流信号的生成与测量工作。PSoC器件有独特的功能,即无需 CPU的连续干预就能生成模拟信号。PSoC灵活的模拟与数字块可以驱动一支LVDT,并无需外部电路就可以测
[测试测量]
测量位置的PSoC<font color='red'>微控制器</font>与LVDT
【GD32 MCU 入门教程】GD32 MCU FPU 使用方法
1.Keil 环境下使用 FPU 的方法 GD现有的M4内核MCU 均支持FPU,以下例子以Keil 为环境参考,进行代码修改和设置界面的配置(同理IAR的设置也是类似)。 1.在选项中找到上述的页面,选择使用use single precision。以下使用的是KEIL5的编译器,其他版本的也是类似。 2.使用F3系列,需要加入两条语句 在gd32f3xx.h中加入#define __FPU_PRESENT 1 在system_gd32f30x.c中的SystemInit()中加入 / FPU set ti ngs / //如果库中没有这条语句,就需要加上 #if (__FPU_PRESENT == 1) && (_
[单片机]
【GD32 <font color='red'>MCU</font> 入门教程】GD32 <font color='red'>MCU</font> FPU 使用方法
小广播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456号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