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HAL库串口同时收发,接收卡死?

发布者:EnchantedMagic最新更新时间:2024-08-22 来源: elecfans关键字:STM32  HAL库  串口  同时收发  接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为什么STM32 HAL库串口会出现同时收发导致接收卡死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STM32 HAL库的串口通信机制。

STM32 HAL库是针对STM32系列单片机的一套常用的高级抽象层库。在HAL库中,串口通信是通过针对USART外设的封装实现的。HAL库中提供了一些函数,可以方便地配置USART外设的各种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等,还提供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函数。

串口通信是一种异步通信方式,发送和接收是独立的。在使用HAL库编写串口通信代码时,如果在发送数据的同时也接收数据,就可能会出现接收卡死的问题。这是由于串口通信中数据的传输需要遵循一定的协议,同时发送和接收可能会导致这种协议破坏,从而导致接收卡死的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解决方法一:使用DMA模式的串口通信

DMA模式的串口通信可以解决同时收发导致接收卡死的问题。DMA(Direct Memory Access)即直接存储器访问,是一种无CPU干预的数据传输方式,通过DMA可以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

在HAL库中,使用DMA模式的串口通信需要使用HAL_UART_Receive_DMA函数和HAL_UART_Transmit_DMA函数来发送和接收数据。使用DMA模式的串口通信可以将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分开,避免同时发送和接收导致的协议破坏,从而避免接收卡死的问题。

解决方法二:使用中断

如果不能使用DMA模式的串口通信,也可以使用中断来解决同时收发导致接收卡死的问题。在HAL库中,可以使用HAL_UART_Receive_IT函数和HAL_UART_Transmit_IT函数来发送和接收数据。

当接收到数据时,会触发UART的中断,从而在中断函数中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中断可以将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分开,避免同时发送和接收导致的协议破坏,从而避免接收卡死的问题。

综上所述,STM32 HAL库串口同时收发导致接收卡死的问题可以通过使用DMA模式的串口通信或使用中断来解决。这样可以将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分开,从而避免同时发送和接收导致的协议破坏,从而避免接收卡死的问题。

关键字:STM32  HAL库  串口  同时收发  接收 引用地址:STM32 HAL库串口同时收发,接收卡死?

上一篇:老司机告诉你,如何系统地入门学习stm32
下一篇:STM32ADC中断的使用注意事项和优化建议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2 11:44

STM32入门学习之GPIO(STM32F030F4P6基于CooCox IDE)(三)
先直接上代码 #include stm32f0xx.h #include stm32_lib/inc/stm32f0xx_rcc.h #include stm32_lib/inc/stm32f0xx_gpio.h int main(void) { //1、使能时钟 RCC_AHBPeriphClockCmd(RCC_AHBPeriph_GPIOA, ENABLE); //定义一个IO GPIO_InitTypeDef PORT_LED; //设置IO引脚,模式,输出类型,速度 PORT_LED.GPIO_Pin=GPIO_Pin_4;//IO引脚,第4脚(个人的小板子PA4有连接LE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M32</font>入门学习之GPIO(STM32F030F4P6基于CooCox IDE)(三)
I/Q 采样数字预失真接收器在基站应用中允许以 300MHz 带宽采集数据
加利福尼亚州米尔皮塔斯 (MILPITAS, CA) – 2013 年 4 月 15 日 – 凌力尔特公司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推出宽带、RF 至数字微型模块 (µModule®) 接收器 LTM9013,该器件包括高性能双 14 位、310Msps 模数转换器 (ADC)、一个高 IIP3 I/Q 解调器、两个可变增益放大器和 300MHz 低通滤波器。LTM9013 的正交采样架构允许以高达 300MHz 的信号带宽进行数据采集,同时在整个频带内提供 66dB 的 IMD3 性能。该接收器用于宽带、低 IF 接收器以及用数字预失真 (DPD) 实现功率放大器 (PA) 线性化的无线基
[模拟电子]
STM32学习之路(四)——Sys Tick定时器
SysTick定时器被捆绑在NVIC中,用于产生SysTick异常(异常号:15)。在以前,操作系统还有所有使用了时基的系统,都必须一个硬件定时器来产生需要的 滴答 中断,作为整个系统的时基。滴答中断对操作系统尤其重要。例如,操作系统可以为多个任务许以不同数目的时间片,确保没有一个任务能霸占系统;或者把每个定时器周期的某个时间范围赐予特定的任务等,还有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定时功能,都与这个滴答定时器有关。因此,需要一个定时器来产生周期性的中断,而且最好还让用户程序不能随意访问它的寄存器,以维持操作系统 心跳 的节律。 Cortex-M3处理器内部包含了一个简单的定时器。因为所有的CM3芯片都带有这个定时器,软件在不同 CM3器件间的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M32</font>学习之路(四)——Sys Tick定时器
一步步写STM32 OS【二】环境搭建
一、安装IAR for ARM6.5 二、新建工程 1、选择处理器:STM32F407VG,暂不使用FPU 2、必要的路径配置和宏定义 3、使用SWO重定向IO输出 4、使用ST-LINK仿真器 5、下载配置 6、设置CPU频率,防止SWO输出乱码 三、代码调试 四、工程下载 stepbystep_stm32_os_template.rar
[单片机]
一步步写<font color='red'>STM32</font> OS【二】环境搭建
STM32入门系列-STM32时钟系统,STM32时钟树
时钟对于单片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为单片机工作提供一个稳定的机器周期从而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时钟系统犹如人的心脏,一旦有问题整个系统就崩溃。我们知道STM32属于高级单片机,其内部有很多的外设,但不是所有外设都使用同一时钟频率工作,比如内部看门狗和RTC,它只需30KHz的时钟频率即可工作,所以内部时钟源就有多种选择。在前面章节的介绍中,我们知道STM32系统复位后首先进入SystemInit函数进行时钟的设置,将STM32F1系统时钟设置为72MHz,然后进入主函数。那么这个系统时钟大小如何得来,其他外设的时钟又如何划分,可以通过一张时钟树图找到答案,只要理解好时钟树,STM32一切时钟的来龙去脉就会非常清楚。下面就来了解下时钟
[单片机]
基于STM32定时器输入捕获解析
输入捕获模式可以用来测量脉冲宽度或者测量频率。STM32的定时器,除了TIM6和TIM7,其他定时器都有输入捕获功能。STM32的输入捕获,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检测TIMx_CHx上的边沿信号,在边 沿信号发生跳变(比如上升沿/下降沿)的时候,将当前定时器的值(TIMx_CNT)存放到对应的通道的捕获/比较寄存(TIMx_CCRx)里面,完成一次捕获。同时还可以配置捕获时是否触发中断/DMA 等 例如:我们用到TIM5_CH1来捕获高电平脉宽,也就是要先设置输入捕获为上升沿检测,记录发生上升沿的时候TIM5_CNT的值。然后配置捕获信号为下降沿捕获,当下降沿到来时,发生捕获,并记录此时的TIM5_CNT值。这样,前后两次T
[单片机]
stm32处理器调试模式下运行正常,上电自启动后运行不正常的故障排查分析
最近负责一个项目,用到stm32f4的一款高性能芯片。研发过程中遇到一个很诡异的现象,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三天,最后才搞定。由于是新手,经验不足,排故过程很纠结~~ 现象如下: 1.采用JLINK下载程序后,断电让其上电重新启动,发现有时可以正常运行,有时候无法正常运行,大约每两、三次就有一次无法正常上电启动。 2.通过JLINK调试程序,每次均正常运行。太诡异了! 发现问题后开始定位原因。首先考虑是BOOT启动出问题了,stm32f4启动方式分三种:User FLash、SystemFlash和EmbeddedSRAM,通过BOOT0和BOOT1管脚配置。程序正常运行时从User FLash启动,如果BOOT0和BOOT1配
[单片机]
STM32HAL库详解及手动移植
HAL库结构   说到STM32的HAL库,就不得不提STM32CubeMX,其作为一个可视化的配置工具,对于开发者来说,确实大大节省了开发时间。STM32CubeMX就是以HAL库为基础的,且目前仅支持HAL库及LL库!首先看一下,官方给出的HAL库的包含结构: - **stm32f2xx.h**主要包含STM32同系列芯片的不同具体型号的定义,是否使用HAL库等的定义,接着,其会根据定义的芯片信号包含具体的芯片型号的头文件: #if defined(STM32F205xx) #include stm32f205xx.h #elif defined(STM32F215xx) #include stm32f21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M32</font>之<font color='red'>HAL库</font>详解及手动移植
小广播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456号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