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今天是:2024年08月26日(星期一)

正在发生

2020年08月26日 | CPU架构有多少种?X86与ARM有哪些不同之处?看完你就懂了

发布者:和谐相处 来源: elecfans关键字:CPU架构  X86  ARM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台服务器、一台电脑、一台手机最重要的电子零部件是什么?没错,就是CPU处理器。它主要负责数据计算、控制功能,是最核心的部分。不过你又知道有多少种CPU架构吗?主流的X86、ARM到底有什么区别?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CPU架构:

X86

1978年6月8日,Intel发布了史诗级的CPU处理器8086,由此X86架构传奇正式拉开帷幕。首次为8086引入X86作为计算机语言的指令集,定义了一些基本使用规则,X86架构使用的是CISC复杂指令集。同时8086处理器的大获成功也直接让Intel成为了CPU巨头,如果你对8086不是那么熟悉,那么一定听过奔腾处理器吧?况且为了纪念8086K诞生40周年,今年Intel发布了一颗纪念限量版的处理器Core i7-8086K,这你都听说过吧?

图片来自Intel官网

IA64(Intel Architecture 64,英特尔架构64)

哇,IA64听起来好陌生,是的,虽然同出Intel之手。但这可以说是失败品。当年X86过渡到64位指令集时,一个不小心被AMD弯道超车,最后只能联合惠普推出了属于自己的IA64指令集,但这也仅限于服务器上,也是Itanium安腾处理器的来历(现在已经凉了)。

图片来自x86-guide

至于IA64究竟是RISC还是CISC指令集的延续,这个真的很难说清楚,但单纯以IA64基于HP的EPIC(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ers,精确并行指令计算机)来看,似乎更偏向于RISC体系。

MIPS(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pipedstages,无内部互锁流水级的微处理器)

在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斯坦福大学Hennessy教授的研究小组研发,它采用精简指令系统计算结构(RISC)来设计芯片。和Intel采用的复杂指令系统计算结构(CISC)相比,RISC具有设计更简单、设计周期更短等优点,并可以应用更多先进的技术,开发更快的下一代处理器。MIPS是出现最早的商业RISC架构芯片之一,新的架构集成了所有原来MIPS指令集,并增加了许多更强大的功能。


MIPS自己只进行CPU的设计,之后把设计方案授权给客户,使得客户能够制造出高性能的CPU。


让MIPS出名的,可能是在2007年,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龙芯处理器获得了MIPS的全部专利、指令集授权,中国开始走上了一MIPS为基础的CPU研发道路。

图片来自龙芯官网

PowerPC

PowerPC是有蓝色巨人IBM联合苹果、摩托罗拉公司研发的一种基于RISC精简指令集的CPU,PowerPC架构最大优点是灵活性非常好,核心数目灵活可变,因此在嵌入式设备上具有很高效益,可以针对服务器市场做超多核,针对掌机做双核,因此它具有优异的性能、较低的能量损耗以及较低的散热量。

图片来自wikimedia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

ARM可以说是一个异军突起的CPU架构,采用了RISC精简指令集,而且ARM发展到今天,架构上非常灵活,可以根据面向应用场景不同使用不同设计的内核,因此可以广泛用于嵌入式系统中,同时它高度节能的特性,目前各种移动设备中全都是它的身影。据统计,使用ARM架构的芯片年出货量高达200亿片,随着物联网时代降临,对于低功耗性ARM芯片需求量会发生爆炸性增长。

图片来自iFixit

CISC、RISC之争

从上面得知,历史的长河里面,有过许许多多的CPU架构,它们之间的差异性非常大,经过时间、用户的检验,我们平常所接触到CPU架构也就剩X86和ARM两者,按照最核心的不同可以被分为两大类,即“复杂指令集”与“精简指令集”系统,也就是经常看到的“CISC”与“RISC”。


要了解X86和ARM CPU架构,就得先了解CISC复杂指令集和RISC精简指令集 ,因为它们第一个区别就是X86使用了复杂指令集(CISC),而后者使用精简指令集(RISC)。造成他们使用不同该指令集的原因在于,面向的设备、对象、性能要求是不一样。手机SoC普遍都是采用ARM提供的核心作为基础,依据自身需求改变SoC的核心架构,而ARM正正是RISC精简指令集的代表人物。CPU巨头Intel、AMD所采用的X86架构已经沿用了数十年,是CISC复杂指令集的典型代表。


CISC复杂指令系统就是为了增强原有指令的功能,设置更为复杂的新指令实现部分大量重复的软件功能的硬件化。由于早期的电脑主频低、运行速度慢,为了提高运算速度,不得已将更多的复杂指令加入到指令系统中来提高电脑的处理效率,慢慢形成以桌面电脑为首的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其指令集也是在不断更新增加当中,如Intel为X299平台上的处理器增加了AVX 512指令集,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某一方面的性能。


虽然CISC可以实现高性能CPU设计,但是设计起来就相当麻烦了,要保持庞大硬件设计正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还要确保性能有所提升,不能开倒车,因此桌面CPU研发时间也慢慢地变长。这时候,以ARM为首的一些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开始崭露头角了。


RISC可以说是从CISC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简化指令功能,让指令的平均执行周期减少,达到提升计算机工作主频的目的,同时引入大量通用寄存器减少不必要的读写过程,提高子程序执行速度,这样一来程序运行时间缩短并且减少了寻址,提高了编译效率,最终达到高性能目的。


这两种指令集一直都在求同存异当中,都在追求在体系架构、操作运行、软硬件、编译时间以及运行时间等等诸多因素中做出某种平衡,以此达到当初所设计的高效运转目的。

图片来自新浪博客

功耗上的限制

从CISC、RISC设计思路来看,大家不难发现,他们走的路根本不一样,前者专注于高性能方向,但带来高功耗,而后者专注于做低功耗的嵌入式,对于性能的最强不是太过强劲。因此我们也看到Intel、AMD他们擅长于设计性能超高的X86处理器,而高通、苹果依靠ARM IP授权设计出注重效能的SoC芯片。


就像我们以前所举的例子,Core i7-8086K可以轻易跑出95W功耗,但像高通骁龙845这种最顶级的SoC也不过是5W,只有其1/19,主要是手机尺寸越来越小,电池容量、能量密度发展跟不上,手机所用ARM内核只能是低功耗。


一般来说,处理器的功耗可以随着制造工艺的进步而降低,但近些年来,移动设备所采用的的SoC往往率先使用更小的纳米工艺制程,比方说骁龙845的10nm,虽然里面有取巧成分,但推进速度远远快于Intel的10nm工艺,加之SoC还会有对应的低功耗版本工艺,所以无论是设计上、还是工艺上的差别,都导致了ARM、X86功耗差异非常大。


大小核架构

从前的X86传统CPU,如果是四核或者是双核,内部的四个、两个个核心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样的话,由于一旦软件只能调度一个核心,处于高频工作,但由于架构限制,其余核心也要保持同样的高频率和高电压状态,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能量在做无用功。后来就发展出了异步多核,允许不同核心工作在不同频率上,以此换来更低功耗。


由于移动设备更加在意功耗,所以ARM采用了更加激进的做法,八个核里面允许有不同Cortex-A架构核心,那就是著名的ARM bigLITTLE。这样的大小核设计目的很明确,就是在有限的电池容量中,兼顾性能、续航的需求,因此SoC内部的CPU是采用异构计算,既有高性能大核心,也有低功耗小核心。

bigLITTLE架构框架,图片来自ARM官网

芯片设计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产品,比方说目前高通骁龙845、华为的麒麟970、联发科Helio X30都是bigLITTLE架构,这样的话如果你只是刷刷微博、朋友圈,那么只需要动用小核心就能完成任务,玩《绝地求生》吃鸡游戏就可能大小核全开,从而保证性能、续航的平衡。


因此ARM的bigLITTLE异步多核架构非常值得参考,甚至传闻称英特尔将在第10代酷睿处理器Lakefield上使用这种技术,高性能大核是Ice lake(下一代Core),低功耗小核心则是Tremont(下一代Atom),因此在整体功耗上控制在35W以内,用于二合一笔记本上。


ARM、X86也能相互融合

之前我们在另一篇超能课堂《手机SoC与电脑的CPU性能究竟差多少?》就总结过,RISC、CISC各有各的优势,目前两者界限开始逐渐变得模糊,现代的CPU往往采用了CISC的外围,而内部则加入了部分RISC的特性,这个也是Intel处理器的开始拥有RISC的典型例子。也就是说其实未来CPU发展方向之一就是融合CISC以及RISC,从软件、硬件上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处理器的并行性以及工艺水平。


X86、ARM在性能、功耗上各占优势,尽管ARM一直想进入高性能服务器市场上,但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前不久想要挑战intel服务器地位的高通,ARM服务器部门直接裁员50%,技术副总裁也不玩了;ARM处理器也期望能获得X86处理器的高性能,以便能用在移动笔记本上,就像刚刚推出的高通骁龙835 Windows笔记本一样,但评价、反映都是平平;Intel利用X86架构Atom做手机SoC,结果还是败给了ARM,亏掉数十亿美元,最终直接砍掉了这个项目,老老实实做X86处理器。


所以说ARM、X86都在各自领域站稳了脚跟,由于设计之初的理念不同,已经很难渗入对方的领域,只能说不断尝试,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将来可能会缩小,不断借鉴改进。

关键字:CPU架构  X86  ARM 引用地址:CPU架构有多少种?X86与ARM有哪些不同之处?看完你就懂了

上一篇:以ARM处理器为基础的吸尘机器人硬件设计方案详解
下一篇:如何在Linux中驱动Generic Timer

推荐阅读

机器视觉技术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自起步发展至今,机器视觉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其功能以及应用范围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逐渐完善和推广。随着应用需求空间扩大以及技术进步,受众多行业需求促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政策推动,机器视觉在我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2017年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近70亿元,同比增长了13.4%,约占全球市场15%的份...
2019年8月23日下午,华为在深圳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旗下的Ascend 910 AI处理器和MindSpore全场景AI计算框架。在发布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目前为止,Ascend 310日均调用量已经达到了1亿次,预计今年年底日均调用量将会达到3亿次。目前,昇腾310已经落地商用,广泛应用于摄像机、无人机、机器人等产品形态,并提供AI云服务。
实用STC12C5A60S2型号的单片机,实现三档风速,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智能定时,可切换自然风和正常风,使用市场上常见的小遥控器。电路原理图如下:制作出来的实物图如下:单片机源程序如下:#include<STC12C5A60S2.H> //头文件#include <stc_pwm.H> /*====================================自定义类型名====================================*/typedef...
  磁翻板液位计主要用于液位的测量与控制,在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环保、船舶、建筑、食品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有着广泛应用。为使磁翻板液位计更为稳定可靠的工作,仪表用户需要了解磁翻板液位计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下面,具体介绍如下:  1、磁性翻板液位计的安装位置,应避开或远离物料介质的进出口处,避免物料流体局部区域的急速变化,影响...

史海拾趣

问答坊 | AI 解惑

UWB无线传输技术

UWB 作为一项新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具有以下一些传统的通讯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1. 定位精度高 下面的表格给出了目前无线定位领域各种定位技术的定位精度对照表。 技术             定位精度 Prox ...…

查看全部问答∨

得了奖,分享一个8962接320*240的TFT屏方案

我是修改的TI的6918接TFT的方案,屏采用ILI9320控制芯片,下面有代码、连接电路图、TFT资料…

查看全部问答∨

初学者请教wince开发学习方法,敬请各位高手指点!

各位高手,我刚开始学习wince开发,买了2440的开发板,但现在发现出从下手,请各位高手指点! …

查看全部问答∨

技术研发V项目经理V技术支持工程师

我是福建的一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本科毕业生。。。。由于还很稚嫩,在工作的选择上还是很不成熟,果断,缺乏对未来职业的自信。 我现在签了一家上海的做低压电器的技术研发的工作,在那实习了一个月,感觉是能学学到很多东西。 但很多人都认为 ...…

查看全部问答∨

请教有关日本产的单片机型号?

有一日本产设备上使用的单片机型号是: VIBRA 201L008 AJ51 0642KBA08 求该芯片的详细资料,谢谢.…

查看全部问答∨

ADI竞赛失败总结

由于个人原因,这次参赛只能以失败告终,实为遗憾! 开始选题目时,就是因为噪声问题苦恼了我很久(有人建议我用示波器测量噪声,我所说的噪声不是这个量级的,我需要知道微伏甚至微伏级以下的噪声),因为我现在做的跟仪器有关的东东,精度往往受 ...…

查看全部问答∨

MSP430F149定时器怎么用?

我现在想用定时器中断定时,到40ms后就关闭定时器,怎么实现啊?求程序....用SMCLK=1M,增计数模式…

查看全部问答∨

汽车检测标准

有谁用过MES PW PT001标准进行汽车电子零部件检测的? …

查看全部问答∨

第七篇【sensorTile】 Android APP小灯玩起来

本帖最后由 常见泽1 于 2017-4-18 08:05 编辑 第七篇 Android APP小灯玩起来Android APP玩小灯的准备工作    (1)Android Studio入门操作,第六篇已讲过    (2)SensorTile下载en.BLUEMICROSYSTEM1的固件,BLUEMS2感兴趣的可 ...…

查看全部问答∨

七种三极管集电极直流电路工作原理分析4

本帖最后由 tiankai001 于 2019-1-8 10:54 编辑 四、负电源供电NPN型三极管典型集电极直流电路之二下图是负电源供电NPN型三极管典型集电极直流电路之二。电路中的Q1是NPN型三极管,-V是负极性直流工作电压端,电阻R2是三极管Q1管发射极电阻,Q1管 ...…

查看全部问答∨
小广播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456号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