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大步前进,成为全球的电力强国,昂首跻身世界电力工业先进前列。作为这70年辉煌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让我们共同做一简要回顾。
新中国电力工业的每一次变革和发展,都与国家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紧密交织,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49—1978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初步建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力工业体系,全国大多数人口都用上了电,但缺电现象普遍存在。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只有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全国电力线路只有6474千米,最高电压等级仅220千伏;全社会用电量仅34.6亿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只有7.94千瓦时。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把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工业和基础产业优先发展。老一辈电力职工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进取,鞠躬尽瘁”的精神,开拓着中国的电力工业,感人的先进事迹层出不穷,是这一阶段的真实写照。到1978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年发电量2566亿千瓦时,分别比1949年增长了29.9倍和58.7倍,分别居世界第八位和第七位。电网初具规模,建成了22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线路2.3万千米,变电设备容量2528万千伏安。在近30年的时间里初步建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力工业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此时人均装机容量和人均发电量还不足0.06千瓦和268千瓦时,缺电、限电现象仍然非常普遍,形成了“重发轻供不管用”的倾向。电力严重短缺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第二个阶段(1978—2000年):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末,从“集资办电”到“政企分开”,电力工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改革开放使神州大地焕发了青春,全国掀起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当时,我们面对的是全国性严重缺电局面,要加快电力建设,首先必须解决建设资金长期不足的问题。电力工业从以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先导,代之以电价机制的改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行“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电力改革与发展方针。集资办电充分调动了中央、地方及各方面办电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释放了社会资本的活力,拓宽了建设资金的渠道,发电规模迅速扩大,电力投资和建设的效率效益大幅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于1996年底跃居世界第2位,到2000年,我国装机容量达到3.19亿千瓦,年发电量1.37万亿千瓦时。30万千瓦及以上大机组占比达到35.5%。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安装的秦山一期核电站于1991年并网发电,从此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我国电网建设得到极大加强,基本形成以500千伏为骨干网架的六大区域电网。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电力严重短缺局面,得到基本扭转。1997年成立国家电力公司,1998年撤销电力工业部,电力工业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可以说,电力体制改革创新成为拉动经济高速列车的重要引擎。
第三个阶段(2001—2012年),进入新世纪到十八大召开前,我国电力工业实施“厂网分开、主辅分离”,全面进入了市场化改革的新时期,电力工业得到全面持续快速发展。
进入新世纪,我国初步实现了小康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0年,我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引擎再次提速,带来了巨大的电力需求,促进了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2002年,国家启动了以厂网分开、主辅分离为主要内容的电力体制改革。国务院对国家电力公司资产进行重组,组建了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公司和四个辅业公司,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履行电力监管职能。至此,电力行业破除了独家办电的体制约束,从根本上改变了指令性计划体制和政企不分、厂网不分等问题,发电侧初步形成了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我国电力建设持续快速推进,2009年,中国电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2011年,中国发电量跃居世界第一。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1.45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4.98万亿千瓦时。由于国家支持水电等清洁能源发展,2004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在电网建设方面, 500千伏已成为区域电网和各省级电网主网架,750千伏成为西北电网主网架,基本建成了“西电东送”北、中、南三大通道,特高压输电工程投入商业运营。尤其是三峡输变电工程的全部投产,促成了以三峡电力系统为核心的全国联网格局,实现了“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随着青藏±400千伏联网工程的投运,除台湾外,实现了全国联网,初步建成全国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平台。同时,电网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电力工业在规模、能力、装备水平上均已居世界先进行列,基本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电力的充足供应,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强劲需求。
第四个阶段(2012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力工业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求。
党的十八大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激励着全体电力职工为之努力奋斗。2014年6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我国电力工业进入了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的新的发展阶段,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电力行业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大电力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加快清洁能源发展,促进跨区跨省送电,推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推进终端能源电气化利用水平。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电力市场建设,推动电力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绿色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断扩大“一带一路”电力国际合作,持续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2015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开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工业展现全新的发展面貌。
2013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越美国,开始跃居世界第一。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年发电量7.11万亿千瓦时,全国电力供需形势继续呈现总体平衡态势。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非常快,2012年风电装机突破4000万千瓦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太阳能发电装机呈爆发式增长,2015年光伏装机总量超过德国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
电力改革继续推进,电力市场加快建设。截至2018年底,已成立北京、广州两个区域性电力交易中心和33个省级电力交易中心;完成首个周期的输配电价核定,累计核减电网企业准许收入约600亿元,核减不相关、不合理费用约1284亿元,有力保障输配电价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红利得到进一步释放;超额完成一般工商业电价下降10%任务;不断完善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各项政策; 2018年合计市场交易电量 2.07万亿千瓦时,分别占全社会用电量和电网企业销售电量的30.2%和37.1%;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稳妥推进。
(作者系原国家电力公司计划投资部主任)
上一篇:大众集团开始在萨尔茨基特进行电池的研发和生产
下一篇:坚强大电网点亮新中国
推荐阅读
史海拾趣
Fine Products Microelectronics Corp公司发展故事(虚构)
故事一:技术创新引领市场
Fine Products Microelectronics Corp(简称FPMC)自创立之初便致力于半导体技术的创新。在上世纪90年代,当半导体行业还普遍使用传统光刻技术时,FPMC的研发团队率先提出了步进式光刻机(Wafer Stepper)的概念。这一创新极大地提高了芯片制造的精度和效率,使得芯片特征尺寸得以大幅缩小。尽管初期面临技术难度大、市场接受度低等挑战,但FPMC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成功研发出并量产了步进式光刻机,迅速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
故事二:与巨头的合作与竞争
在FPMC的成长过程中,与行业内巨头的合作与竞争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21世纪初,FPMC与IBM、TI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半导体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然而,这种合作并非一帆风顺,FPMC在某些关键技术上坚持自主研发,与IBM的电子束光刻(e-beam)技术产生了竞争。尽管这种竞争给FPMC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也促使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实力,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故事三:石墨烯电极技术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二维材料研究的兴起,FPMC紧跟科技前沿,成功研发出了石墨烯辅助金属电极转印技术。这一技术利用石墨烯与金属间较弱的范德华作用力,实现了金属电极阵列在二维沟道材料上的无损转移。该技术不仅提高了电极的制备精度和效率,还降低了制造成本,为二维芯片的应用开辟了新的路径。FPMC的这一创新成果迅速获得了业界的关注和认可,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故事四:物联网时代的布局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FPMC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机遇。公司及时调整战略方向,加大了对物联网相关产品的研发力度。通过与多家物联网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FPMC成功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低功耗的物联网芯片和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控制等领域,为物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故事五: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追求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同时,FPMC始终不忘企业的社会责任。公司积极响应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号召,致力于研发环保型半导体产品和制造工艺。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循环利用材料等手段,FPMC不仅降低了自身的生产成本和能耗水平,还为推动半导体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公司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EPSON始终将品质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公司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检测、包装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同时,EPSON还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性能。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使得EPSON的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逐渐建立了起强大的品牌形象。
EPSON公司,原名精工爱普生,成立于1942年,最初以制造手表起家。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EPSON逐渐将业务扩展到电子领域。在创始人及其团队的带领下,EPSON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成功研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子产品,如世界上第一台微型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奠定了其在电子行业的领先地位。
面对电子行业的快速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海芯科技始终保持着对技术创新的追求和投入。公司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和改进,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研发新的产品和技术。这些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公司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五个故事展示了海芯科技在电子行业中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海芯科技已经逐渐成为了电子行业中的佼佼者,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海芯科技一直将产品研发视为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经过长时间的研发与试验,公司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性能稳定、质量可靠,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随着产品在市场上的逐步推广和应用,海芯科技逐渐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和信赖,市场份额也逐步扩大。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品的日益完善,Exclara开始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参加国际展会、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方式,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同时,公司也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以确保客户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单片机用的是DSPIC3013f,DAC是MCP4821,MCP4821的SDI接单片机的SDO,SCK接SCK,CS接RB2,LDAC接地,程序如下: #include "p30f3013.h" _FOSC(CSW_FSCM_OFF&FRC_PLL4); _FWDT(WDT_OFF); _FBORPOR(PBOR_OFF&MCLR_EN); _FGS(CODE_PROT_OFF); ...… 查看全部问答∨ |
|
测量频率在 1k-2k之间,要求精度0.01%,也就是2kHZ, 0.2HZ。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最大跳动在0.8HZ,不知道代码哪有问题,之后就用avr做了一个,能满足要求,不甘心啊,为什么当时用STM8就没做出来呢,求大家指点代码如下:#include \"TIM1_Capture.h\ ...… 查看全部问答∨ |
|
硬件部分:除了PG4作为外部中断的按键、PG7用来做GPIO的高低电平输出,其余的全部设置为GPIO上拉输出低电平状态。进入Halt的功耗为140uA,中断唤醒后功耗为13mA,功耗太大,请有经验的工程师指点一下,谢谢! void CLK_CONFIG(void) { &nb ...… 查看全部问答∨ |
上班了又开始玩玩SOC 了,之前好像下载了不少资料,今儿就是找不到了,于是网上下载,发现这个板子资料真是不好下载,老是无法显示,谁有更多资料上传共享一下啊… 查看全部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