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改进 OBC 设计,适应更高的功率等级和电压

发布者:光子梦境最新更新时间:2024-08-06 关键字:安森美  OBC  功率等级  电压  电池  电动汽车  续航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Evolving OBC Designs for Higher Power Tiers and Voltages

不断改进 OBC 设计,适应更高的功率等级和电压


image.png


消费者需求不断攀升,电动汽车 (EV) 必须延长续航里程,方可与传统的内燃机 (ICE) 汽车相媲美。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在不显著增加电池尺寸或重量的情况下提升电池容量,或提高主驱逆变器等关键高功率器件的运行能效。


为应对电子元件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造成的巨大功率损耗,汽车制造商正在通过提高电池电压来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


image.png

图 1:生产中的电动汽车以及所需的复杂系统


由此,800 V 电池架构越来越普及,并可能最终取代目前的 400 V 技术。然而,电池容量越大,所需的充电时间就越长,这正是车主的另一个顾虑,意味着若在抵达目的地前需中途充电,将要等待很长时间。


因此,就像需要提高电池电压一样,汽车整车厂商也必须跟上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 (OBC) 的发展步伐,而首先要考虑的是必须支持 800 V 电池架构和处理更高的电压。为此,现行的标准 650 V 额定芯片元件需过渡到额定电压最高达 1200 V 的芯片元件。此外,为加快电池充电速率,对更高额定功率 OBC 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消费者迫切需要更出色的性能


OBC 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因而可以让汽车利用电网等交流电源进行充电。充电站的输出峰值会明显限制充电速度,同样的,OBC 的峰值功率处理能力也是充电速度的一大影响因素。


在目前的充电基础设施中,充电桩分为三个等级:


1 级的最大功率为 3.6 kW 

2 级的功率为 3.6 kW 到大约 22 kW ,与 OBC 的最大容量相当

3 级提供直流电,无需使用 OBC,功率为 50 kW 到 350+ kW


尽管速度较快的 3 级直流充电站已投入使用,但其在全球范围内分布有限,因此 OBC 仍然不可或缺。此外,许多企业正尽可能提高现有 2 级充电基础设施的性能并促进更高电压电池技术的采用,市场对更高能效 OBC 的需求预计仍将持续增长。


image.png

表 1:OBC 的不同功率等级及其对 80 kWh 电池充电时间的影响


表 1 列举了常见的 OBC 功率等级及大致充电时间。为加快充电速度、满足消费者需求,行业已开始转向更强大的三相 OBC。然而,电动汽车的实际充电时间取决于多个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充电并不是一个线性过程。当电池接近满容量(通常超过 80%)时,充电速度会减慢,以保护电池健康。简单来说,电池电量越满,接受电能的速度就越慢。电动汽车通常不是满电状态,许多电动汽车制造商通常也不建议频繁待电量耗至 0% 再充满至 100%,而是只需充一部分(例如最高充到 80%),这样可显著缩短充电时间。此外,电气化趋势正逐渐延伸到公共汽车、货车、重型车辆和农业用车等各种车辆类型甚至是船舶,OBC 还将继续发展,目标是实现 22 kW 以上更高功率等级。


汽车整车厂商可以通过构建更强大的 OBC 来提高 2 级充电站的充电速度,但这需要利用经济高效且性能可靠的电子元件,来实现更高的电压(800 V,而非 400 V)和更高的功率等级。


更高性能 OBC 的关键设计考虑因素


对于更高性能的 OBC,除了额定功率和电池电压之外,还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其中包括散热管理、封装限制、器件成本、电磁兼容性 (EMC) 以及对双向充电的潜在需求。


谈到散热管理,很容易想到增加 OBC 的尺寸和重量。然而,这种简单的方案并不理想,因为电动汽车的空间有限,难以容纳过于庞大 OBC,而且重量增加也会导致缩短车辆的续航里程。


800 V 电池架构可以带来诸多益处,例如减少导通损耗、提高性能、加快充电和电力输送速度等,但也为设计师带来了许多复杂难题:


  • 器件供应:寻找适合 800 V 安全运转的器件可能会很困难。

  • 降额以确保可靠性:即使是合格的器件也可能需要降额,也就是以低于最大容量的功率运转,以确保长期可靠性。

  • 安全问题:更高电压的系统需要强大的绝缘和安全功能。

  • 测试和验证:验证高电压系统更为复杂,可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专业知识。


为此,需要用到击穿电压更高的元件,对于 MOSFET 而言尤其如此。事实证明,在需要更快 MOSFET 开关的更高电压应用(例如 OBC)中,改用高性能碳化硅 (SiC) 元件将大有裨益。开发 PCB 布局时,考虑电压等级也至关重要,因为可能需要相应地扩大元件间距和 PCB 走线之间的距离。同样,暴露于更高电压的其他器件(例如连接器、变压器、电容)也需要更高的额定值。


改进 OBC 设计,提升性能和功能


安森美 (onsemi) 是一家值得信赖的高功率汽车应用功率模块供应商,可以为向 800 V 电池系统过渡提供强大支持。安森美先进的 EliteSiC 1200 V MOSFET 和汽车功率模块 (APM) 能够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在汽车设计领域一直深受认可。


image.png

图 2:EliteSiC 1200V MOSFET 采用 TO247-4L 封装,提供开尔文源极连接(第 3 根引线),可消除栅极驱动环路内共源极寄生电感的影响


APM32 功率模块系列集成安森美先进的 1200 V SiC 器件,针对 800 V 电池架构进行了优化,更适用于高电压和功率级 OBC。APM32 系列包括用于功率因数校正 (PFC) 级的三相桥模块,例如采用 1200 V 40 mΩ EliteSiC MOSFET(集成温度感测)的 NVXK2VR40WDT2。该模块专为 11 – 22 kW OBC 终端应用而设计。


相较于分立方案,APM32 模块技术具有多种优势,包括尺寸更小、散热设计更佳、杂散电感更低、内部键合电阻更低、电流能力更强、EMC 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等,从而有助于创建高性能双向 OBC(图 3)。这不仅能够增强车辆 OBC 的功能,还能让电动汽车充当移动的电池储能器。


image.png

图 3:采用 EliteSiC 1200V APM32 功率模块的高功率 (11 kW-22 kW) 双向 OBC 方案


图 3 的 OBC 功率级示例中包含升压型三相 PFC 和双向 CLLC 全桥转换器,用于提供必要的功率和电压处理及先进的双向充电功能。


在全球各地逐渐转向太阳能和风能等可持续能源之际,电网的电力供应有时可能供不应求。充满电的电动汽车能够作为重要的储能资源,用来支援电网的峰值需求,或者在建筑物主要电源受损的紧急情况下使用。利用安森美 APM32 等模块,OBC 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电池的双向能量传输。由此,电池存储的能量可以短暂地为房屋供电,之后还能随时充电。


可靠的设计和供应


与一些将封装技术外包的竞争对手不同,安森美的 APM 系列均在内部设计和制造,因而能够更好地掌控散热优化。此外,安森美为制造商提供了一系列封装和制造选项,包括裸片、分立元件或模块,从而确保有合适的方案支持任何先进的 OBC 设计。


结论


OBC 技术正蓬勃发展,不仅能帮助汽车制造商满足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还能有效应对 800 V 电池架构等新技术趋势。利用安森美系统方案(例如 APM32 功率模块),汽车设计人员可以简化流程并有效满足新需求,从而在大量减少设计工作的同时,确保更高的质量、可靠性和供应链一致性。


此外,安森美还提供广泛的技术支持、仿真及其他电源方案,其中包含 EliteSiC 1200 V M1 和 M3S MOSFET、EliteSiC 1200V D1 和 D3 二极管,以及电隔离栅极驱动器、CAN 收发器和可复位保险丝等配套器件,旨在助力实现全面、高性能的 OBC 设计。



关键字:安森美  OBC  功率等级  电压  电池  电动汽车  续航 引用地址:不断改进 OBC 设计,适应更高的功率等级和电压

上一篇:满电续航逼近千里,韩国公布固态电池使用成果
下一篇:留给油车的时间不多了?松下新电池技术再发豪语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1 12:01

云内动力与中交机电签署10.31亿元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集成采购合同
  鉴于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机电”或“买方”)与中电新源(怀安)储能电站有限公司于2022年8月签订了怀安200MW\800MWh氢气储能发电工程EPC总承包合同,中交机电根据主合同需采购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以下简称“设备”)和相关服务。   经协商一致,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卖方”)同意向中交机电提供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和相关服务,并于近日与中交机电签署了《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集成采购合同》(第一批)(以下简称“合同1”)和《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集成采购合同》(第二批)(以下简称“合同2”)。上述合同总价合计RMB1,031,333,600元(大写:人民币壹拾亿叁仟壹佰叁拾叁万叁仟陆佰元整
[新能源]
电池有望5年内替代锂电池,最安全电池如何“点水成银”?
PREFACE 锂离子电池 (以下简称“ 锂电池 ”)自1991年首次商业化以来,因为具有能量密度、 充电 效率和输出电压三高等突出优势,同时使用寿命长且绿色环保,因此被广泛应用于 电动汽车 动力、消费电子和 储能 等重要领域,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技术之一”。 但近日一则《水 电池 有望5年内取代锂离子电池》的重磅消息有如石破天惊,这一电池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迅速引发业内高度关注。原来,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与中国辽宁大学的联合团队,在马天一教授带领下,发明了一种神奇的“水电池”,通过用水替代有机电解质,可以实现不起火、不爆燃,不但一举解决了 锂电 池最致命的安全性问题,循环寿命还能做到与锂电池旗鼓相当。受水电池优
[汽车电子]
水<font color='red'>电池</font>有望5年内替代锂<font color='red'>电池</font>,最安全<font color='red'>电池</font>如何“点水成银”?
浅析胶体电池和AGM密封铅蓄电池对比分析
  随着太阳能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光伏离网系统里对 储备电源 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在光伏运用系统里胶体电池的运用已成为主流。现对胶体电池和AGM电池做出以下对比分析。   当今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VRLA)有两类,即分别采用玻璃纤维隔板(AGM)和硅凝胶(Gel)两种不同方式来“固定”硫酸电解液。它们都是利用阴极吸收原理使电池得以密封的,但给阳极析出的氧到达阴极提供的通道是不同的,因而二种电池的性能各有千秋。    一、历史的简单回顾   铅酸蓄电池从问世到如今,一直是军用民用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化学电源。由于它使用硫酸电解液,运输过程中会有酸液流出,充电时会有酸雾析出来,对环境和设备造成损害,人们就试图将电解液“固定”起来,
[电源管理]
曾毓群: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已在研发中
6月25日电,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今日在重庆车展上透露,除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包括大家没有听过的凝聚态电池,宁德时代都在搞。曾毓群表示,动力电池化学体系的创新、结构的创新、制造的创新,再加商业模式的创新,整合在一起,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汽车电子]
电压CMOS两级OTA电路
低电压CMOS两级OTA电路在第一级采用共源共栅结构M1~M11,相比基本的两级放大器可以提高增益,并克服了套筒式结构的输入范围窄的缺点。输入采用PMOS折叠式差分输入结构,输入共模范围可以非常宽,甚至可以低于底电压。同时第2级放大结构的存在,输出范围可以达到全摆幅。设计中此电路采用差转单的结构将输出转换为单端输出,这样给电路增加了一个镜像极点,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零点共同作用使得其极点的影响可以忽略。并且电路中为了增加电路稳定性,提高相位裕度,减小非零主极点的影响,还进行了米勒电容的频率补偿。将米勒电容Cc接在第1级共栅输入端和和第2级输出段之间这样在反馈通路上存在一个共栅结构,消除了频率补偿原本因前馈同路而带来的零点。
[电源管理]
低<font color='red'>电压</font>CMOS两级OTA电路
新能源汽车将面临着充电和换电的两难境地?
  电动汽车为什么难以推广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本质都是出在电池之上。对于一款汽车来说,人们要求的首先是基本的代步功能,其次才是附加的功能。然而,由于电动汽车以电池为动力核心,就会带来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没电了应该怎么办?   燃油车没油了,打开地图app,可以轻易找到一个加油站,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加满油重新出发。但电动汽车没电了,却很可能需要长途跋涉去找到一个充电桩,然后静静等候上30分钟乃至更久,这无疑是很多人不能接受。那么,充电能否像加油那么快呢?很可惜,在如今乃至未来的一段时间,都看不到这个可能的出现。但另一种思路和手段的出现,却解决了充电慢的问题,那就是——换电。   换电,其实就是更换电池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为电
[嵌入式]
新能源汽车将面临着充电和换电的两难境地?
如何延长电动汽车续航时间?完全集成的偏置电源是方向
随着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汽车设计工程师始终在努力提高效率和可靠性,并降低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在整车质量中占比最大)的重量。 为了实现更小、更可靠的系统以延长行驶里程,工程师改为使用分布式电源架构,因为在这种架构中,隔离式栅极驱动器配有专用的偏置电源,可以提高系统对单点故障的反应能力。例如,如果其中一个偏置电源失效,其他偏置电源及其配套的栅极驱动器仍可正常运行,有助于使汽车在道路上安全行驶。 德州仪器 (TI)日前推出了尺寸更小、精度更高的1.5W隔离式直流/直流偏置电源模块UCC14240-Q,它使用专有集成变压器技术,可帮助设计人员将电源解决方案的尺寸减小一半,以便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和并网逆变器等
[嵌入式]
如何延长<font color='red'>电动汽车</font>的<font color='red'>续航</font>时间?完全集成的偏置电源是方向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壳体常见的焊接装配顺序介绍
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开发中十分重要的部件日益受到重视,趋同的技术和生产水平与日益饱和的市场使人们更加关注电池包的寿命。本文针对钢制电池包下壳体和铝制电池包下壳体比较成熟的几种连接方式,包括电阻点焊、冷金属过渡(Cold Metal Transfer,CMT)焊、搅拌摩擦焊(FrictionStir Welding,FSW)和激光焊等进行介绍并对比分析,对电池包下壳体常见的焊接装配顺序进行介绍。 一、钢制下壳体焊接工艺1. CO2气体保护焊 CO2气体保护焊具有操作灵活、简单、成本低、对油污和锈迹的敏感性差等特点,被国内各汽车公司广泛应用,也有一些主机厂用其进行电池包下壳体侧边框之间的连接,以及底板与侧边框的连接,某车型电池包下
[嵌入式]
新能源汽车<font color='red'>电池</font>包下壳体常见的焊接装配顺序介绍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456号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