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立体视觉是什么?单目视觉与双目立体视觉的区别?

发布者:TechGuru123最新更新时间:2024-06-07 来源: elecfans关键字:双目立体视觉  单目视觉  自动驾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双目摄像头在自动驾驶领域被大疆打破成本壁垒做成低成本智能驾驶方案;在智能底盘方面,我们在文章《从比亚迪“云辇”看汽车技术最后的堡垒-底盘悬架》中也提到过被用来做路面的底盘预瞄功能。所以曾经一直是豪车专用的双目立体视觉的春天来了吗?  


一、双目立体视觉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如何智能地感知和探索外部环境一直是个热点难题,汽车应用中不管智能驾驶还是人机交互,AR/VR中都是非常重视3D视觉感知。而双目立体视觉是3D视觉感知路径的一种,3D视觉的技术路径还包括结构光、ToF(Lidar就是Time of Flight的一种)以及工业三维测量等。wKgaomTderWAPhf4AAJG5BpbDsc656.png双目立体视觉是左右眼固定基线(两个摄像头间距),通过三角测量的方式,推算出目标距离。wKgZomTdesOAHZvbAAJt8l7u2EE130.png

二、单目视觉与双目立体视觉的区别?

2.1 技术原理 

双目更多的是基于物理测量,而单目视觉则是基于逻辑推理,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先识别出目标,再根据目标的大小和高度估算距离。因此,单目视觉的漏检率高于双目立体视觉,因为客观上存在corner case。     

  2.2 输出信息 单目视觉输出的是一个二维信息,而双目立体视觉输出的是三维信息,较之,多了一个深度信息。因此,双目立体视觉在后续与同样也具备深度信息的传感器比如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在深度信息的融合上会更加适配,也可以形成冗余。       

2.3 产业链上下游情况 双目立体视觉与单目视觉的产业链情况大致相同,主要包括上游是零部件供应商(光学镜头、图像传感器、壳体、连接器等)、中游是系统集成商、下游是主机厂。产业链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软件算法。 单目视觉的软件算法主要是深度学习,而双目立体视觉的软件算法则更为复杂,还包括双目对齐、图像矫正、立体匹配等。       

三、车载领域双目立体视觉适用的场景?

汽车的感知无外乎对外的环境感知,对内的乘客感知交互,如上文讲到的我们人类生活的空间是三维空间,要实现环境以及人类的准确感知,必须实现三维感知。在车载领域双目视觉主要用于以下场景:

车外:智能驾驶的一些特定场景(如“鬼探头”、“加塞”、“限高”等)以及底盘预瞄用于车辆动态控制。

车内:驾驶员监控系统(DMS),目前主流的DMS是单个红外线ToF摄像头。未来内车内座位是否有人和物体进行识别等等。

四、目前市场上双目立体视觉的玩家?

双目摄像头在手机上的应用开始于2007年左右的三星手机,主要是用于3D图片和视频拍摄,此后开启了手机摄像头的浴霸模式;汽车上首次应用是2013年的奔驰S,主要是用于紧急制动的安全功能的冗余。

 

在汽车上由于双目的视觉算法和硬件一致性的难度问题,主要是被价格相对高的一众豪车采用,供应链也主要是来自于欧美日的维宁尔,大陆,博世,电装。

wKgaomTdetaAAHC7AAHzvq1IVQQ252.png

在国内玩家:目前跑得比较快的玩家包括大疆、华为、元橡科技、中科慧眼、鉴智科技等。    

大疆:

2016年3月,大疆发布全球首款具备机器视觉能力的消费级无人机-大疆精灵4,通过安装在机身支架位置的一对前向双目摄像头,以及惯导、超声波等传感器,首次实现了“障碍感知”、“智能跟随”等智能功能。同年,公司开始探索智能驾驶领域。有了应用在无人机产品上的双目技术的经验积累,在车载领域公司于2022年9月出货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KIWI,实现ADAS功能,目前底盘预瞄功能还未量产上车。       

华为:

公司早期在手机领域如P9和P10就采用了双目立体视觉来实现测距、景深控制和背景虚化等功能,随后在车载领域的研究也是基于手机领域的积累。已出货极狐阿尔法S和阿维塔11,实现ADAS功能,目前底盘预瞄功能还未量产上车。

元橡科技:

成立于2017年,核心团队来自日本理光。公司于2018年与保隆科技在双目立体视觉领域展开合作,并设有合资公司。已定点多家乘用车,预计今年量产交付。元橡的优势更多在于有自研芯片以及对立体视觉图像的处理能力深刻。

注:(理光Ricoh,1936年成立于日本东京,以生产精密光学设备起家,拥有先进的光学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与丰田在双目立体视觉领域有深入合作。)

中科慧眼:

成立于2014年,核心团队来自中科院。老股东包括百度、中鼎股份等。有自己工厂,专利储备丰富,目前主要营收还是来自于后装ADAS,前装双目ADAS乘用车有定点,还未量产上车。

鉴智科技:

成立于2021年,核心团队来自深鉴科技。公司提供通过AI驱动的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并于2023年4月与孔辉科技在双目视觉领域展开合作。相比于另外两家创业公司,鉴智成立时间更短,但它的优势在于团队简历亮眼,以及对AI深刻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乘用车市场上空气悬架的头部公司就是保隆科技、孔辉科技以及中鼎股份这三家,而这三家又分别与三家创业公司开展了合作,也侧面说明了大家对底盘预瞄市场的看好。

底盘预瞄是指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预先识别道路类型等路面信息,通过立体匹配得到点云图,实时发送给底盘悬架系统来实现主动调节。也就是比亚迪于2023年4月10日发布的“云辇”-X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

目前来看,双目立体视觉是实现底盘预瞄功能的最佳选择。虽然其它传感器,比如激光雷达也可以,但是要达到生成高程图的激光雷达,他必须要达到测绘级,精度极高,价格也极高,而当前智能驾驶用的激光雷达例如所谓192线,百位数甚至更高显然达不到对路面3D细致的扫描,而摄像头动辄百万像素更容易。   

五、上车需求?

ADAS功能目前L2及以下,主流方案还是1R1V(单目),所以这里具体对比一下1R1V(单目)和1R1V(双目)方案。 1R1V(单目)里Mobileye的芯片方案在2019年以前市场一直处于垄断地位,但由于它黑盒交付、很难迭代等问题,逐渐在市场上被T1的TDA4和地平线J3蚕食部分份额,到目前,差不多三家方案的市场竞争格局为五三二的局面。 而1R1V(双目)还未形成比较明显的市场格局,各家方案也有所不同,有的选用专用ASIC芯片,放在边缘侧,有的选用通用芯片,放在域控制器里。整体来看,商用车更偏向ASIC方案,这样数据处理可以直接在边缘侧完成,商用车对装域控制器的需求不大。乘用车性价比方案偏向ASIC,而越高阶越会倾向选择大算力SOC。

1R1V(单目)方案一套单车价值量约900元,其中前向毫米波雷达350元,单目镜头50元,图像传感器50元,其它硬件(PCBA、横梁、壳体等)100元,Mobileye“芯片+视觉算法”350元。 而1R1V(双目)方案中前向毫米波雷达350元,双目镜头100元,图像传感器100元,其它硬件(PCBA、横梁、壳体等)100元,如果用通用SOC芯片比如TDA4,一颗40美元,要用2颗,约560元,一共1210元;如果用ASIC芯片,和一颗小SOC,芯片成本会下降,整体成本比单目略贵一点。

双目立体视觉、4D毫米波雷达以及激光雷达,各式各样的传感器五花八门,但最终主机厂会选择用哪类传感器,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成本。 双目其实是一个很早就在汽车产业中应用存在的技术路径,市场一直渗透率不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它的技术门槛较高(算法、制造工艺,质量一致性等),被欧美少数几个玩家闭环把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技术上的缺陷(基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双目的测量范围)而导致实际需求没有起来。 而国产手机互联网智能供应链的到来,从手机互联网端成熟的技术和应用将会极大的拉低双目的应用生态。

总体来看,双目立体视觉的春天有以下三个机遇与挑战, 第一,就单实现ADAS功能而言,双目厂商想要杀进来分一杯羹有点难,目前国内ADAS玩家很多,竞争激烈,各家毛利都不高,想要杀出来很要挑战。另外,现在无论是低阶还是高阶自动驾驶,主机厂越来越注重性价比和实际使用效果,而不是单纯堆硬件了; 第二,底盘预瞄存在机会,底盘预瞄市场参考空气悬架市场,主机厂主打差异化、舒适化,目标车型在30W以上的车; 第三,如果“ADAS+底盘预瞄”可以实现传感器复用的话,性价比倒是不错,可以持续跟踪,但是传感器复用很难由供应商发起,必须要主机厂有想法。

六、最后提个小思考

早期自动驾驶方案采用“激光雷达+高精地图”为主,然而,高昂贵的单车成本成为自动驾驶大规模推广的瓶颈。 2021年特斯拉推出“BEV+transformer”,开启了自动驾驶行业新的篇章。到今年,很多主机厂积极跟进。 “BEV+transformer”做到了空间和时间维度的统一,BEV(bird’s eye view)鸟瞰图中,物体天然就带了位置信息,把它丢到神经网络当中,从而输出三维的向量信息,而把组合导航丢到神经网络当中,又实现了时序的统一。 该方案可以减少对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依赖。之所以要用多传感器融合,是因为需要利用不同传感器的优点。比如激光雷达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准确判断周围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和三维信息,毫米波雷达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判断物体的速度信息,而这些在BEV里都得到了解决。 在马斯克第一性原理的指导下“BEV+transformer”方案使得整体对硬件要求变低了,这又是个值得思考的事情。


关键字:双目立体视觉  单目视觉  自动驾驶 引用地址:双目立体视觉是什么?单目视觉与双目立体视觉的区别?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设计应用
下一篇:车规级晶体振荡器以及应用场景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1 19:06

斯巴鲁计划推出更智能堵车自动驾驶功能
自动驾驶,可谓一片红海。最近,口碑一直不错的汽车品牌斯巴鲁,终于有了动静。斯巴鲁集团于2月9日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自动驾驶测试许可,这是加州汽车管理局颁发的第22个测试许可,即将在加州公共道路上测试无人驾驶车辆。   斯巴鲁 2014年9月,加州政府推出的DMV测试许可项目。自此之后,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都扎堆在加州进行自动驾驶测试。包括特斯拉、英伟达、福特、谷歌Waymo、奔驰、通用、法拉第未来等等。在加州,申请自动驾驶测试的公司仅需缴纳150美元的费用,就能在加州公路上行驶并收集数据。   谷歌Waymo自动驾驶 自从斯巴鲁品牌的母公司富士重工正式更名为斯巴鲁集团后,这个小众汽车厂商便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指向明确的
[嵌入式]
不依靠成像和传感 波士顿大学研发新技术让自动驾驶汽车也可看清四周情况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向更广泛应用方向发展,其在成像方面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自动驾驶汽车面临的一个与提高安全性相关的技术挑战是,不具备很强大的观察周围角落情况的能力。 成像和传感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同时也是激光雷达(光探测和测距)等3D激光扫描系统的重点领域,此类系统可让自动驾驶汽车使用旋转激光束探测并且避开障碍物,从而进行安全驾驶。但是,目前的成像技术还需得到改进,才能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的性能。据外媒报道,美国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研发出一种新方法,可让自动驾驶汽车中的人工智能组件看到车辆周围角落的情况。 此前,为了让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感知车辆周围角落的情况,人们曾尝试结合激光扫
[汽车电子]
不依靠成像和传感 波士顿大学研发新技术让<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汽车也可看清四周情况
ADAS关键技术详解
从上世纪50年代早期的电动车窗到当今最新的 汽车驾驶系统,豪华汽车所具有的高端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都应用到中端和经济型汽车上,成为必备的电子和电气系统。 ADAS 技术能够不仅仅应用在豪华汽车上,部分原因是出于竞争的考虑,但并不是唯一因素。政府规章制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美国,国家高速运输安全管理局正在制定强制安装后视摄像机的政策,据此,预计 2018 年车载摄像机将达到 6 千万台。 安装了 ADAS 的车辆在保险上有折扣也是推动 ADAS 广泛应用的另一因素。这类优惠有一定的统计意义。当驾驶员驾驶车辆开始偏离车道时,系统会发出告警,在夜间,系统也能够增强驾驶员的能见度,从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挽救了生命。 A
[汽车电子]
英伟达和DHL合作 明年上路测试自动驾驶卡车
  在 自动驾驶 汽车研发热潮中,除了小型客车之外,另有一大批公司在开发 自动驾驶 卡车。据多家外媒报道, 自动驾驶 技术厂商 英伟达 (Nvidia)日前宣布,将和欧洲物流巨头德国邮政敦豪集团(Deutsche Post DHL Group)合作,在明年大规模上路测试自动驾驶卡车。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英伟达 曾经是全世界赫赫有名的显示芯片厂商,但是该公司快速转型,目前已经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先厂商之一,并且和英特尔以及汽车行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据多家外媒报道,周二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一次GPU技术大会上, 英伟达 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明年德国邮政敦豪集团将会在电动卡车中整合英伟达等
[汽车电子]
瑞萨电子加入AVCC联盟,加速自动驾驶汽车发展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株式会社宣布加入AVCC联盟(Autonomous Vehicle Computing Consortium,自动驾驶汽车计算联盟),成为其核心成员。瑞萨电子与包括整车厂商、一级供应商及其它半导体厂商等在内的汽车生态系统领导者携手,共同助力解决自动驾驶汽车在实现量产过程中面临的最重大挑战。 随着汽车产业车联网的不断发展,汽车也正在变得更加智能、环境友好和经济实惠。展望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将采用更复杂、大型的人工智能驱动软件。车辆边缘计算平台将满足功率、散热、尺寸、安全要求的同时,在实现所需的超高性能计算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制定标准化的技术框架,对于共享、复用和逐步改进由汽车生态系统推动的
[汽车电子]
英国制定2025年自动驾驶汽车发展路线图
据外媒报道,英国在8月19日表示,该国希望到2025年在道路上广泛部署自动驾驶汽车,并宣布了制定新法律和准备1亿英镑(约1.1909亿美元)资金的计划。 英国政府表示,希望利用好新兴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该国预计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20亿英镑,并将创造3.8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英国交通部长Grant Shapps表示:“我们希望英国在开发和使用该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投资数百万美元进行重要的安全研究,并制定立法,以确保我们能够获得该技术带来的所有好处。” 虽然到明年一些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将获准在道路上行驶,但8月19日发布的公告也为更广泛的推广制定了框架,包括用于公共交通和送货车辆。
[汽车电子]
特斯拉降价,将对中国自动驾驶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4月16日上午,麦肯锡未来出行研究中心在凤凰中心举行了洞见分享会,会上该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 自动驾驶 市场,直至2030年, 自动驾驶 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报告显示,中国未来很可能成为最大的 自动驾驶 市场   4月16日上午,麦肯锡未来出行研究中心在凤凰中心举行了洞见分享会,会上该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 自动驾驶 市场,直至2030年, 自动驾驶 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   报告预计,在中国,到2030年,自动驾驶将占到乘客总里程(P
[汽车电子]
自动驾驶卡在L2,传感器成为瓶颈?
自动驾驶,或称无人驾驶概念,在进入21世纪之后就受到广泛讨论。2012年美国率先发布自动驾驶牌照,向全世界宣布自动驾驶时代的来临。2017年12月,北京率先发布自动驾驶细则,打出了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的第一枪。2023年的今天,全国各地已经普遍允许自动驾驶车辆上路行驶。 然而,细看自动驾驶方式,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目前在路上行驶的自动驾驶仍然局限于L2级别,即仅实现自动跟车与自动变道等辅助驾驶功能,距离真正的“双手离开方向盘”自动驾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2020年3月,工信部发布了《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标志着中国正式拥有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分级标准。《公示》中提到,L3 级驾驶自动化(有条件自动驾驶)在其设计运行条件内持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卡在L2,传感器成为瓶颈?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456号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