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正与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地图绘制和位置智能领域的主要供应商合作,大力投资于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开发和部署。一系列广泛的应用要么将为驾驶员提供辅助,帮助驾驶员更安全地驾驶、代替驾驶员执行某些任务,或最终通过整个驾驶过程的自动化完全取代驾驶员。
每个自动驾驶应用都结合了一组特定的功能和一定程度的驾驶员脱离,即在一定程度上由驾驶员负责的前提下进行纵向和横向自动化的组合。这里所说的驾驶员负责是指,可能需要驾驶员进行持续监督,或者也可能允许驾驶员“脱手”、“脱眼”或“脱脑”,具体取决于系统的架构。
一个极端是主动安全系统,其设计用于仅在特殊情况下通过警告或减轻碰撞的操作辅助驾驶员,并保持驾驶员完全控制;而另一个极端是无人驾驶汽车,将完全取代驾驶员执行所有驾驶任务,实现驾驶员完全脱离,达到无需人类驾驶员的程度。
图:自动驾驶应用 – SAE J3016 标准中的功能/介入组合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些功能/监管组合在价值、成本和对个人出行体验的整体影响方面似乎有着根本的不同。然而,从架构的角度来看,这些应用共享一套通用的支持技术,通过添加额外的组件,以在更全面的自动驾驶汽车实现中实现更多功能,并提高冗余度。
关键字:可扩展 自动驾驶 汽车行业 人工智能
引用地址:
一种灵活可扩展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6 10:45
未来智能汽车,V2X产业化实现全面发展
V2X 的推行,就好像要给全国各地的路都“铺上牛皮”。而专注于发展智能汽车,才是“穿上皮鞋”。 自动驾驶未来发展三步走 未来 3—5 年,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将迎来一轮高速推进,预计至 2030 年,中国运营的自动驾驶车辆将达到 3000 万辆。 ①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普及。近期,不少车企推出 L2、L3 级自动驾驶汽车,推动智能网联渗透率提升。 ②车联网基础设施逐步匹配产品端的需求。5G 通信网络、V2X 等基础设施逐步成熟,车路协同商业化落地,车载支付通道打通,推动更多细分场景涌现。 ③应用场景成熟,用户价值得以深度挖掘。预计 4-5 年后,车联网的细分场景迎来大发展,车联网用户达到一定数量,规模效应显现。 自动
[嵌入式]
丰田公布全新自动驾驶安全技术
在汽车生产商全力扩大品牌差异的大潮中,丰田希望通过一系列安全技术擦亮自己安全技术捍卫者的“证书”。
东京-- 丰田汽车(Toyota Motor Corp.)表示公司将在2020年前部署自动驾驶技术,并自今年起大步推出新型汽车技术,比如车-车通信、盲点扫描、交通信号灯变灯警告和安全距离保持等技术。
丰田同时还将利用一款改装版雷克萨斯GS(Lexus GS)测试更多高级自动驾驶技术,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完成自动并道、变道等。
公司的目标是在2020年左右完成这些自动驾驶技术的部署。
丰田是日本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公司今年10月6日在东京发布了旗下的最新系统ITS Connect。ITS Connect是一款汽车通信系统,
[嵌入式]
超低价小型激光雷达让自动驾驶成本大降
自动驾驶肯定是我们对汽车的终极希望,这个功能目前我们只能停留在科幻电影中,或者新闻上偶尔可见的测试汇报。而自动驾驶涉及到的一个核心部件激光雷达,传统激光雷达普及的最大难度之一就是高昂的售价。
以谷歌为例,谷歌自动驾驶汽车的定位导航技术,基于64级激光技术(光探测及测距),能够收集超过100万个数据点的信息,提供关键位置及导航功能。这款性能优良的产品缺点在于过于昂贵,成本就高达8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52万元),显然不是普通人能享有的高端产品。
不过在今年CES展会上,福特展台的一家科技公司Velodyne给激光雷达的普及带来了希望。Velodyne公司发布的小型激光雷达系统,成本仅为7999美元(约合人民
[嵌入式]
随着AI的飞速发展,机器人逐渐取代人类员工的趋势还能逆转吗?
相较于普通劳动力,人工智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高危职业、恶劣环境中的稳定性能。在建筑、挖掘、设备安装、检测、运维等行业中,面对极寒、高海拔、地下挖掘甚至核辐射区域等极端环境,机械化的构造相较于人类的肉体具有耐受力强、性能稳定等先天优势。 降低成本、提高产出、解放生产力。一方面,机械自动化生产能够实现规模生产,在单位时间内产出数倍于人类劳动力的成果,同时机器人对劳动环境的要求更低、劳动时间更长,能够极大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当机械替代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就能够进行更加专业化、融合性、创造性的职业培训,从而优化就业市场的结构。 资源地域分配不均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均面临着教育、医疗等劳动力资源
[机器人]
一周AI大事记:我国学者研发出液态金属驱动机器人
我国学者研发出液态金属驱动机器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计了基于镓基室温液态金属的新型机器人驱动器,首次实现了液态金属驱动的功能性轮式移动机器人。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具有超疏水表面的极轻半封闭轮式结构,将液态金属液滴限制在狭长的轮体内部;通过巧妙设计的随动微型电极支架施加外部电场驱动轮体内液态金属运动,进而持续改变轮式机器人的重心,驱动轮式机器人滚动。同时,研究人员对所提出的新型液态金属机器人做了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并通过实验探索了电解液浓度、施加电压、液态金属体积、轮体结构等参数对机器人运动性能的影响,获得驱动运动的最佳参数匹配。进一步,通过集成电池系统,研究人员成功设计了新型液态金属自驱动轮式移
[机器人]
解读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国内产业链现状
物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 等科技热词这几年似乎每天都在科技头条中轮番出现,到底哪一种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呢?不知道有没有人有这样的疑惑,事实上,它们都是未来的趋势,彼此之间并不矛盾。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有人说,万物互联的时代,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怎么去理解这一句话呢?我们知道,物联网技术主要是实现物理世界(现实世界)和信息世界的融合,从而获取到现实世界海量、动态、多态以及关联的数据。而大数据概念,正是对于这些数据的抽象描述,通常是指大小已超出传统意义的尺度,并且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与分析的数据。再者就是 人工智能 技术,它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的一门技术,可以让机
[网络通信]
车载激光雷达的四大不可逆趋势
自动驾驶,必须告别激光雷达「PTSD」。 PTSD,即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是一种经历创伤变化所引起的情绪状态,会引起不同寻常的情绪反应、自我心理防御及行为反应。 眼下,智能汽车行业陷入了降低成本带来的「PTSD」。 智能汽车品牌面对来势汹汹价格战,它们通常以降本应战:去高精地图、去毫米波雷达、去激光雷达的声音,此起彼伏。 面对价格战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兼顾销量与利润的前提下进行「降本」可以理解。 但现实摆在眼前:特斯拉的纯视觉路线,并非人人都能学,更非行业共识。这种在短期内产生的「PTSD」,无法代表未来趋势。 北醒 CEO 李远认为,长远来看,汽车行业「降本」是手段而非目的。行业变革真正的指向,永远应该是提供「便利」且「安全」的
[嵌入式]
使用合成数据实现自动驾驶摄像感知系统聚焦远场物体
探测远场物体(比如 100 米以外的车辆等)是自动驾驶系统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运行的基础。 在此类高速环境中,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因此,如果能够将以 70 英里/小时(约 113 公里/小时)速度行驶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范围从 100 米增加到 200 米,那么车辆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裕量来做出反应。 然而,对于量产乘用车中所部署的摄像感知系统来说,扩大这一范围尤其困难。训练摄像感知系统来探测远场物体需要采集大量摄像数据以及真值(ground truth)标注,比如 3D 边界框和距离等。 ▲图1 自动驾驶汽车离其他物体越远,就越难执行准确的摄像感知和真值标注。(图中的汽车未按比例绘制) 对于 200 米以外的物体,要提取这种真值数
[嵌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