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与被动电池平衡机制:工作原理与对比分析

发布者:快乐舞动最新更新时间:2024-10-09 来源: 21ic关键字:主动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效、可靠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电池均衡作为BMS的重要功能之一,旨在确保电池组中每个单体电池的电荷状态(SOC)和电压保持在相似的水平,以提高电池组的整体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并确保安全性。本文将详细探讨主动和被动电池平衡机制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

主动与被动电池平衡机制:工作原理与对比分析

被动电池平衡机制

被动电池平衡是一种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均衡方法,主要通过外部电阻或放电装置来耗散多余能量。当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差异超过一定阈值时,被动均衡系统会激活,将多余的能量通过电阻或负载转换成热能,从而将电池单体的电压水平调整到相似的状态。

工作原理

被动均衡机制通常使用与每个电芯并联的开关和泄放电阻来实现。在充电周期中,当某个电芯的电压高于其他电芯时,BMS会激活开关,使多余的能量通过泄放电阻以热能的形式释放。这一过程将持续进行,直到所有电芯的电压接近一致。被动均衡机制主要依赖于电阻放电方式,将电压较高的电池中的电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从而为其他电池创造更多的充电时间。

优缺点

优点:

成本低廉:被动均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电路设计简单:无需复杂的控制系统,易于实现和维护。

校正自放电不匹配:能够长期校正不同电池单元间的自放电电流不匹配问题。

缺点:

能量浪费:放电电阻的存在导致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完全浪费。

热量产生:均衡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增加了系统的散热负担,可能影响电池寿命。

系统电量受限:整个系统的电量受限于容量最小的电池,导致电量损失。

主动电池平衡机制

主动电池平衡是一种更复杂的平衡技术,通过控制电池单体之间的充放电来实现均衡。这需要一个智能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够监测和控制每个电池单体的充放电过程,以确保它们之间的SOC和电压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工作原理

主动均衡机制通过电量转移的方式实现均衡。在充电和放电循环期间,BMS会监测每个电池单体的SOC和电压,当发现差异超过设定阈值时,会启动均衡策略。这通常涉及将电量从剩余电量较多的电池单元(强电池)重新分配到剩余电量较少的电池单元(弱电池),从而确保电池组中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

主动均衡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

电容式均衡:使用电容作为能量转移的中间介质,通过开关控制将电量从强电池转移到弱电池。

变压器式均衡:利用变压器原理,将电量从高电压电池转移到低电压电池。

电池到电池直接均衡:通过智能BMS控制,实现电池单体之间的直接充放电。

优缺点

优点:

能量利用率高:主动均衡不会浪费能量,而是将能量重新分配给电池组中的其他电池单元。

延长系统运行时间:通过优化能量分配,主动均衡能够延长电池组的运行时间。

提高充电效率:主动均衡能够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

缺点:

系统复杂:需要更复杂的控制系统和硬件支持,设计和实现难度较大。

成本较高:由于需要智能BMS和额外的均衡硬件,成本相对较高。

均衡时间:虽然主动均衡效率更高,但均衡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在电池组容量较大时。

对比分析

应用场景:被动均衡更适合于小容量、低串数的锂电池组应用,而主动均衡则更适用于高串数、大容量的动力型锂电池组应用。

能量效率:主动均衡在能量利用方面明显优于被动均衡,能够减少能量浪费,提高电池组的整体性能。

系统复杂度与成本:主动均衡需要更复杂的控制系统和硬件支持,因此成本较高,设计和实现难度也更大。而被动均衡则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均衡效果:主动均衡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电池单体之间的SOC和电压差异,实现更高效的均衡效果。而被动均衡则可能因能量浪费和热量产生而导致均衡效果受限。


结论

电池均衡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电池组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和确保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主动和被动电池平衡机制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高效、智能的电池均衡技术,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字:主动 引用地址:主动与被动电池平衡机制:工作原理与对比分析

上一篇:自动驾驶爆发新一轮激战:L3级自动驾驶成为重头戏
下一篇:“双碳”时代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崭露新气象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456号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