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如今国内已经涌现如新松、拓斯达等大型知名机器人企业,应用落地方面,这些公司也都各自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繁荣的市场之下,国内机器人产业依然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软肋。
尽管中国有很多出色的机器人制造商,但在制作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方面,中国依然处于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如何逆转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加快机器人应用落地,是当前许多国内机器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前段时间举办的“WAIE2019第四届上海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暨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上,OFweek维科网采访到了北京因时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蔡颖鹏先生。在介绍公司的同时,蔡颖鹏先生也为OFweek维科网解读了当下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形势以及面临的难题。
行业现状:上游核心部件依然是弱项
北京因时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时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主要从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智能操作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开发。如果说其他机器人企业要做的是台前华丽耀眼的“大明星”,那因时机器人则更像是一个默默耕耘的“幕后工匠”。
据蔡颖鹏介绍,最初公司的定位本是机器人制造商,主要从事机器人整机的研发。但在研发途中蔡颖鹏发现,虽然国内做机器人部件的厂商很多,但这些厂商真正能为制造商提供的零部件品类却非常少。比如在涉及到一些比较灵巧或是比较特殊的零部件时,国内市场的零部件品类远远不够用,企业经常会找不到匹配的型号。
其次是在制造工艺上,国内厂商也依然有许多不足。以微型马达为例,微型马达一般分为消费级、医疗级、工业级,而目前国内厂商的技术还仅仅只能满足消费级应用。即便机器人公司可以与马达厂商一起合作改进,依然需要花费2至3年的时间,成本太高。
在蔡颖鹏看来,如今的机器人行业可以分为上游的部件厂商,中间的集成商、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下游的应用开发商、市场渠道等。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但是在国内的机器人行业里,上游核心部件依然是一个弱项。
目前,机器人核心部件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分别是德国、瑞士、日本、韩国等,因为产品质量出色,国内的机器人企业经常会从这些厂商手里进货,所以这些国家的零部件产品在中国本土的市场占有率也非常之高。
长此以往,核心零部件的缺失势必会成为限制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因为硬件才是真正决定机器人整体性能的最关键部分,而在硬件之中,最大的瓶颈则是核心零部件。只有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得到取得突破,中国的机器人技术和整个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应用落地。
因此,在看到上游零部件市场的种种不足后,蔡颖鹏没有选择退却,而是将其视为一次机会,并为公司确立了新的发展发现。
因时机器人的愿景与定位
目前来说,国内大多数机器人在智能性方面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在操作能力上仍然非常弱。所以现在国内普遍还是交互型机器人比较多,但真正能实现智能操作的机器人却非常少。
因此,“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智能操作”就成了许多机器人公司如今的努力方向。而因时机器人在其中的工作,就是为这些公司提供服务。
蔡颖鹏表示,除了为国内机器人企业提供核心零部件,因时机器人还会为企业提供“智能操作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让机器人能真正具备像人一样的智能操作能力。
但国内也有不少专注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公司,其中还有些已经有着相当长的发展历史。反观成立于2016年的因时机器人,可以说还非常年轻。那么因时机器人该如何在竞争中突出自己的优势呢?对于这个问题,蔡颖鹏也很自信地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一、团队优势
目前因时机器人的团队不到20人,相对来说规模还比较小。但从整体团队配置来说,人才资源非常全面。比如在机械设计、材料加工工艺、机床操作、传感器制作、硬件系统、控制算法、软件系统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很多零件团队都可以自己制作,实现自给自足,这是目前大多数核心零部件厂商都做不到的事。
二、知识产权
因时机器人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布局,在国内外在相关产品的这种技术领域,因时机器人已经拥有几十项发明专利。在专利布局上,因时机器人已经国内许多同行要领先一步了。
三、地理优势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作为一家本土企业,因时机器人非常熟悉国内的市场,并且可以比国外厂商更快地接触到客户,得到反馈,及时改进更新技术。其次,因时机器人在人力成本、加工制造成本方面,也比国外厂商更占优势。同样一个零部件,只要质量过硬,与其去买国外的产品,客户当然更愿意就近选择国内的产品。
“整个产业都要往上走,而且一定要是互相配合,单点突破没有用,因为整个技术产业都要一起发展。我们的愿景和目标就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机器人能实现真正的实用,更加的智能,也只有这样机器人才能真正的落地应用。”在采访的最后,蔡颖鹏如此说到。
结语
“木板效应”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当下的中国机器人产业,一个产业如果想持久发展,就必须要上下游整个产业链一起发展。如果中国的企业一直都要使用国外厂商的核心零部件才能造出机器人,那万一有天国外厂商停止供货了,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势必会受到巨大打击。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我们需要更多像因时机器人这样的公司。
上一篇:竞争变成长跑,教育机器人如何穿越行业周期?
下一篇:快仓将在上海打造世界级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推荐阅读
史海拾趣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Crameda Intersys公司开始寻求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战略合作。公司通过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研发和推广新技术产品,成功将业务扩展到全球市场。这些战略合作不仅拓宽了公司的市场渠道,也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与合作伙伴的深入交流和学习,公司不断吸收新的技术和理念,为自身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Axiohm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将环保理念融入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成功推出了一系列绿色电子产品。这些产品不仅符合环保标准,还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Axiohm因此赢得了业界的赞誉和政府的支持。
2016年,B+B SmartWorx与研华达成合并协议,成为研华全球大家庭的一员。这次合并是双方战略发展的重要一步,研华看中了B+B SmartWorx在物联网和工业网通领域的深厚积累,而B+B SmartWorx则借助研华在亚洲的资源与经验,进一步拓展其全球市场。合并后,双方在产品开发、业务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发展。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Chipcon AS公司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的技术合作。通过与一家知名的半导体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共同研发了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智能传感器芯片。这款芯片不仅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功能,还具备高度集成和智能化的特点,为物联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技术合作,Chipcon AS公司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技术实力,还拓展了市场份额。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CP Technology Inc开始实施全球化战略。公司在海外设立了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以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国际电子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Clever Little Box意识到,单打独斗很难取得长久的成功。于是,公司开始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的合作,通过共赢的战略选择,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帮助公司扩大了市场份额,还提高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供S5PC100开发板 ARMcortex A8 core iPhone 3GS 采用Samsung S5PC100主控拥有720p高清视频engineering, 在iPhone中Apple特意降低了处理器运行频率为600MHz,以减少功耗。 显然S5PC100的拥有很强大的处理功能,包括3D engineering S5PC100集多 ...… 查看全部问答∨ |
如何在LCD 的驱动中增加一个SPI 初始化代码,而SPI 是用GPIO 来模拟的,那在BSP 当中如何应用控制GPIO 呢! PS: 主要目的就是在init.c 中的InitDisplay()中增加如下代码: #define HX_SCLK (1 << ...… 查看全部问答∨ |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OCR软件部 电子邮箱: yinsg@hanwang.com.cn 发布日期: 2007-03-21 工作地 ...… 查看全部问答∨ |
|
简介:德州仪器电源管理产品经理Pietro Scalia为您简述一款LED路灯板。通过分析PR788参考设计电路图使你更清楚的了解到这个设计是如何实现更节能的目的的 $(\'swf_lP8\').innerHTML=AC_FL_RunContent(\'width\', \'550\', \'height\', \'4 ...… 查看全部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