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我看来可以说是一个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并不是说这个技术能够实现什么样的高度,而是这个技术真的解放了人类,激发出机器的生产力,让人释放出来可以做更具人性和创造性的事情。不过对于人工智能的担忧也与生俱来,人工智能会不会失控,会不会带来人类无法挽回的后果?
近日,人工智能旷视科技宣布成立治理研究院,呼吁各界对AI治理事件的关注和讨论。“人工智能技术要可持续化发展,过去几年,人工智能经历了一段野蛮生长的时期,”旷视AI治理研究院负责人称:“2020年将成为AI治理元年。”
“人工智能的野蛮生长”这种说法并非没有缘由,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在各行各业的快速渗透,整个社会的网络化和数据化程度空前提升,原来越多的智能化设备开始切实的落地进入到智慧城市之中,而相关的算法也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开始在各种领域中开展探索应用,甚至已经开始进入到一个自我学习和进化的过程之中。尤其是在最近几年,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一些并无先例可循的人与人工智能矛盾逐渐浮出水面。担忧和质疑之声愈演愈烈,尽快探讨出一种可预期的、可被约束的、行为向善的人工智能治理机制,成为了近人工智能时代的首要命题。
AI的边界在哪儿?从《终结者》说起
1984年,卡梅隆拍了第一部《终结者》,2019年,《终结者6》上映,35年弹指一挥间,唯一改变的就是这个世界真的已经连接在了一起,天网的故事似乎不再那么遥不可及。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在去世之前,曾经和人称“钢铁侠”的创始人马斯克共同发布公开信,提出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担忧。霍金说:“在未来100年内,结合人工智能的将会变得比人类更聪明。届时,我们需要确保计算机与我们的目标相一致。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技术不断增强的力量和我们使用技术的智慧之间的赛跑。”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并非少数,由于民众的担忧,美国加州就立法禁止警方在执法记录仪上使用面部识别技术,而浙理工一个博士也起诉了一家把识别换成的野生动物公园,他的理由是害怕人脸生物信息的泄露,当然这个担心也很有趣,因为比起公开的人脸信息的泄露,指纹的泄露恐怕是更致命的。显然,人工智能发展一日千里,实际应用落地也快马加鞭,人们可能还来不及思考这些看似的便利背后是否会带来什么不妥,这些设备就已经在运行之中了。而在问题逐渐暴露之前,类似的担忧和争议恐怕还会继续。
事实上,机器也好,人工智能也好,人们对新技术的担忧在近一百年中一直存在。早在1950年,阿西莫夫的小说中就针对人们对机器人的担忧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奠定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和基础。这三个定律就是“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二、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与的任何命令;三、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机器人生存的天条就是不得伤害人类,而后续这些规则得到了一些补充,不过最让我觉得有价值的一个补充就是繁殖原则,机器人不得参与机器人的设计和制造,除非新机器人的行为符合机器人原则。在这个阶段,人们已经开始思考到机器人的繁衍带来的可能的危害了,而这个问题,事实上也是《终结者》中矛盾冲突的起源。
这些本属于科幻领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现在终于开始摆在了现实的世界面前:2020年1月,欧盟专利局驳回了英国萨里大学一个名为DABUS的AI所申报的专利成果,理由是欧盟专利申请中指定的发明者必须是人,而不是机器。但萨里大学研究人员强烈反对这一决定,他们认为因没有人类发明者而拒绝将所有权授予发明者,将成为“人类取得伟大成果的新时代”的重大障碍。
但无论如何技术发展的脚步都不会暂停,尤其是在云计算全面普及、全面部署,AI能力全面发育的今天,2020年将无疑成为应用爆发之年和矛盾最为突出的一年。人工智能应用的边界是什么?是否能够享有和人一样的权利?谁能够为人工智能犯的错误负责?在人工智能进入爆发期之前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称2020年是AI治理元年并不为过,除了技术研发和进步之外,关于AI伦理方面的规则制定我觉得也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
各国各界在摸索中前行
事实上,社会各界对AI技术的讨论热情只增不减,全球范围内很多政府或社会组织、名门政要都或多或少对人工智能提过一些要求。比如2019年4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指导人工智能发展和建立信任的7项原则。虽然这些指导方针没有约束力,但它们可能成为未来几年进一步行动的基础。同年6月17日,我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动指南。
但是世界各国政府层面对于人工智能治理的规范和边界,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立法或明确标准,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规范这一方面,人工智能企业反倒起了更为积极的作用。
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旷视在推进人工智能应用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正视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的重要性,主张AI企业要把治理当作头等大事来关注。2019年7月,旷视首发《人工智能应用准则》,《准则》从正当性、人的监督、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公平和多样性、问责和及时修正、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六个维度,对人工智能正确有序发展作出明确规范,同时给出相应干预措施或指导意见,确保人工智能能够在可控范围内持续发展。据透露,旷视内部还成立了专门的道德委员会,以监督该《准则》在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中的实施。
旷视联合创始人、CEO印奇认为AI治理需要 “理性的关注,深度的研究,建设性的讨论和坚持不懈的行动”。这个问题我觉得各大企业乃至主管部门都应该参与其中,早些划定可以研究和使用的范畴,能够避免人工智能行业误入歧途,在良好的环境中快速发展,这就像在建大楼之前打地基。
谁来握住AI野马的缰绳
坦白说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问题,你可以提出反对意见,但却没有办法阻止它的发展,因为这是一个大势所趋。犹如核武器,犹如工业化,不管你有多大的担忧,都没有办法阻止他的发展,这是讨论这个问题的一个前提。所以剩下的其实还是一个规则和伦理的探讨,犹如核武器的管理问题,可能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个管理问题。人工智能的管理重要性,可能并不在核武器之下,但只要这匹野马不脱缰,就能够为人类所用,载我们到达从未到过的地方。
整个人工智能领域也要制定出自己的“机器人三定律”来保证技术的发展最终不能伤害人类,毕竟之前电脑中毒重装系统就可以了,现在AI失控,就可能断水断电甚至交通瘫痪。人工智能可以看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可以具有人类掌握的所有知识,也可以操控人类世界的大部分设施,不能说全知全能其实也相去不远,在我们不断加大它的力量之前,思考清楚如何控制还是非常必要的。
如此看来,人工智能的伦理讨论要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研究可能更重要也更急切一些,一个简单的例子,一辆的车辆出现了车祸,那么谁应该为此负责?是驾驶员?还是车辆的生产者?这个问题的界定恐怕比自动驾驶的技术本身更阻碍了自动驾驶的发展和落地。再比如说,人工智能写出了假新闻?谁又该为此负责?之前大热的AI换脸应用通过AI为换脸,包括很多模拟人声音的产品,一旦出现了假冒的事件,又有谁来负责?人们还能够说,无图无真相?无视频无真相?或者无声音无真相么? 而另一个有趣的问题则是,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对于有色人种随着肤色的加深会大大下降,换句话说,白种人可能会遭到更加严格的监管,而黑人则可能会宽松许多,这是否会造成一种不公?斯坦福大学则发表了另一项研究,用人工智能识别性取向的准确率远高于人类,那么这样去识别这种少数群体,会不会带来隐私问题,会不会带来族群的生存窘境?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一线搞人工智能应用研发的科技企业应该更早的意识到这一点,一个可参考的案例就是基因和克隆方面的研究,优先的是伦理管理而非技术突破。大家应该更早的坐在一起制定研究的方向和规则,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让人工智能可以在一个清晰安全的规范之下,有条不紊又可控的发展,使得2020年成为一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关键节点。
也许东方人远比西方乐观,同样是关于机器人的幻想题材,1969年诞生的《机器猫》就显得人畜无害很多,我们相信天人合一,相信一切都能和人和谐发展。所以我也希望旷视这样的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更好的引领行业规范健康的发展。
编辑:hfy
上一篇:放弃AI妖魔化想象 如何采集、处理存储数据才是重点
下一篇:生物和人造物的界限在哪里 机器人是否会出现人类无法掌控的进化
推荐阅读
史海拾趣
随着下游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手机的快速普及,力芯微公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机遇。公司及时调整研发方向,推出一系列低压低功耗的电源类产品,成功进入手机市场。这一转型不仅使公司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HEICO Corporation在电子技术领域的成功离不开其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如大功率电容器充电电源、行波管放大器、光电探测器等,这些产品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同时,HEICO还致力于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确保产品能够按时交付并满足客户的严格要求。这种技术创新和品质保证的策略,使得HEICO在电子行业中保持了领先地位。
aconno公司在电子行业的崛起,始于其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策略。早年公司便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尤其是在物联网和嵌入式系统领域。通过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产品,aconno逐渐在市场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例如,其自主研发的一款智能传感器,因其高灵敏度和稳定性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和创新,aconno逐渐在行业中崭露头角。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扩大,CBC株式会社开始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1960年,CBC香港公司成立,这标志着CBC的镜头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市场。香港作为当时亚洲的金融中心和贸易枢纽,为CBC提供了宝贵的国际资源和市场机遇。通过香港公司的努力,CBC的镜头产品逐渐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
C-MAX Time Solutions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电子时间同步技术的研发。在某一时期,公司推出了一款革命性的高精度时钟同步芯片,这款芯片凭借其卓越的稳定性和低延迟特性,迅速在通信、金融和交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这一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C-MAX的市场竞争力,也推动了整个电子行业时间同步技术的发展。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迪一电子公司开始积极拓展市场。公司积极参加国内外电子展会和博览会,与全球各地的客户建立联系。同时,公司还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广告宣传、赞助活动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努力使迪一电子的产品逐渐打入国际市场,赢得了更多客户的认可。
疑问一: 转换好的汉字 是如何传送到应用程序窗口的? 应用程序是如何获得转换后的数据(如根据拼音翻译出的汉字) 如果是 通过WM_IME_COMPOSITION的话,IME的UI中也有对这个消息的处理啊, 但我看的简单框架代码中(imesimple.启程软件提供 ...… 查看全部问答∨ |
|
请问一下大家,我在用PB编译应用程序时,出现这错误,为什么? 工程是可以编译通过的! 就入门的HelloWord,!编译这应用程序时, 出现BUILD: [01:0000000009:ERRORE] prelink.bat failed - rc = 1 请教了! 上网查了相关信息,也没解决.帮帮 ...… 查看全部问答∨ |
++++我已经通过PPPD拨号并得到了中国移动分配的IP 10.0.XX.XX,可就是不能上网啊 我用的是GPRS MODEM,我已经通过PPPD拨号并得到了中国移动分配的IP 10.0.XX.XX,可就是不能上网啊。当然不能PING外网了,有时候能PING 10.0.0.3之类的。 在WINDOWS下通过它可以上网,不过也不能PING 啊、 急死了!!… 查看全部问答∨ |
WINCE下的语音识别有没人做过啊?怎么判断驱动(AC97)与硬件(麦克风)接入正常?有没什么测试手段?注册表有没什么变化?怎么调试? WINCE下的语音识别有没人做过啊?怎么判断驱动(AC97)与硬件(麦克风)接入正常?有没什么测试手段?注册表有没什么变化?怎么调试?… 查看全部问答∨ |
|
TI的bq24133有人用过吗?现在想用bq24133作为电池充电管理芯片,主要想实现在外电供电切换到备用电池供电情况下不出现单片机复位现象。期待学习经验!… 查看全部问答∨ |
|
做了块LM3S6432的板子,发现里面的TELNET 命令里有个0XFF 的命令,会把发进来的0XFF自动发送两次,不知道如何解决比较好,谢谢了… 查看全部问答∨ |
之前TI推M3推的很火,像LM3S8962,LM3S811之类的,又是送开发板,又是49元购买, 但是项目用到了,要量产了,现在买不到片子了,更有传言 TI要放弃M3,以后也不会有芯片了, 这让我们情何以堪?? 还如何相信TI现在推广的呢? AM335X系列的正推 ...… 查看全部问答∨ |